“逆向迂曲段通过!”
年2月2日中午1时许,医院介入手术室1,当我国著名心内科专家、医院院长袁义强带领心内科手术团队成功逆向开通极为困难的迂曲段时,手术室内紧张的气氛终于稍稍缓解。因为迂曲段的开通,是整个手术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58岁的张阿姨5年前活动后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医院行冠脉造影术显示回旋支重度狭窄(未见报告,具体不详),于回旋支植入支架1枚,近一周心慌、胸闷症状再次加重,医院造影显示前降支闭塞,实施血管开通治疗但未成功。1月27日慕名来医院就诊,在心血管内科七病区住院治疗。
经检查发现,张阿姨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症,因心功能减退,张阿姨无法进行重体力劳动。
袁义强带领下级大夫查房时,向她详细解释了这种疾病的危害和治疗方法,因为张阿姨右冠状动脉已达70-80%的闭塞程度,左冠状动脉则完全闭塞,需要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以开通血管。
张阿姨和她的家人了解手术风险后坚决要求手术,那渴盼健康的信赖的眼神,给了医生们很大的信心。
心血管内科同仁秉持袁义强一以贯之的顽强优良的作风:做不做一个手术,首先不是看风险的大小,而是看有没有手术指征。风险再大,只要有手术指征,患者同意,就坚决做,因为风险越大的病人做了手术获益也越大。对于学科发展来说,如果你回避打硬仗,技术是发展不起来的。用疑难病例锤炼自己,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也会渐渐累积。而且,医院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它是治病救人的;它“以善为先,首先要考虑的是病人的利益。心里不能杂念太多,要舍得把自己交付出去。”
术前,袁义强带领心内科学术团队进行了会诊,将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策略做了研究、梳理和充分的准备。
2月2日12:20分,袁义强、心血管内科七病区副主任医师王磊及主治医师李小峰等为张阿姨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上图中左上为术中影像,左下为术前影像,右为术后影像。)
这个手术的难点在于——先想象一下,心脏主动脉两侧一个为右冠状动脉(回旋支),一个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它们就象两条粗壮的胳膊,一左一右搂抱状贴护在心脏上——一是前降支血管齐头闭塞,开口位置不明确,这就需要从侧支血管远端或近端逆向通过。二是医院已经尝试开通前降支闭塞段,但未成功。再次开通很可能进入之前手术形成的假腔(夹层)中,这样可能导致手术再次失败。三是对正向开通条件不好的,一般的选择是对侧血管逆向开通,从这个病例来说即从右冠状动脉进入,逆向开通前降支血管。可是,经比较发现,前降支的同侧血管直径比右冠状动脉血管直径要宽些(这样导丝通过的余地相对更大),而且入路通道明显更短。但不利的一点是,同侧这支侧支血管有一段螺旋状迂曲,迂曲所形成的圆面直径在1毫米左右,可谓“弯多弯急”,大大增加了通过难度。四是全程均在血管内超声引导下进行,指引导管需要结实和较粗直径,这样就使得操作空间变小,因为逆向通过其实就是“抄后路”,从后路(逆向)进入打通血管。
凭着多年来不畏向疑难病例挑战练就的高超技艺及耐心、细致的手术作风,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手术团队终于克服上述种种困难,为张阿姨成功开通左冠状动脉闭塞段。
据了解,张阿姨术后再没出现过胸闷、心慌等症状,目前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