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陈*,主任医师,徐州医科大学讲师,医院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开放学组委员、医院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兼静脉疾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学组委员、宿迁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擅长血管外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如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血液透析通道建立及维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布加综合征等。发表国家级论文数篇。
宿迁网讯(记者孙*贤)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多事之时”。医院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供应的器官组织缺血,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尤其是从寒冬到次年的三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期。”陈*说,因为骤冷,人体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本就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产生破裂,进而引发脑出血。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中老年人此时应更加注重预防工作。
注意患病“信号”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经常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或症候群,这些症状或症候群往往正是心脑血管疾病即将来临的先兆。”陈*介绍,40岁以上人群、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更应注意。
陈*提醒大家,脑血管疾病的常见早期信号有:一侧面部或上、下肢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而且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一次性黑蒙即突然出现看不见东西,数分钟或数秒钟即恢复,并伴有呕吐、头晕、意识障碍;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剃须修胡征,指自己持刀刮须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且说话不清,1—2分钟即可恢复,这预示缺血性脑卒中随时可发生。
陈*指出,心血管疾病常见早期信号有:体力活动时伴有心慌、气急、疲劳、呼吸困难;看惊险电影(视)、饱餐、寒冷时感觉心悸或胸痛;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脑骨后疼痛或压迫感;出现脉搏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情况;熟睡或做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觉心慌、胸闷,需坐一会才好转;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比别人更易胸闷,呼吸不畅,憋气;突然出现一阵心慌、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性生活时感心跳、气急、胸闷或胸痛;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治疗不愈。
警惕无症状的血管疾病
“通常我们认为,生病了肯定会通过各种症状表现出来。比如感冒了会打喷嚏,肠胃炎会恶心呕吐等。”陈*说,但有些疾病的表现很“沉默”,一旦爆发,就像喷涌而出的火山,比有症状的疾病后果更严重。因此,对这类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疾病要提高警惕,绝不能掉以轻心。
陈*提醒大家首先要提防适应性高血压。“正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会因脑血管痉挛,而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不适表现。”但适应性高血压就像“温水煮青蛙”,血压升高速度缓慢,由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患者逐渐适应了这种升高,即使血压升到很高,也感觉不到疾病的存在。临床中,这类高血压占一半以上,且以青少年及老年人居多。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对付这个“静悄悄的杀手”,会出现严重后果,比如眼底出血、肾动脉硬化、脑血管破裂,最终引起高血压眼病、高血压肾病以及脑卒中等并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对无症状性房颤也要加倍小心。“房颤发病时心房会不规则乱跳、全身供血不足,大多数人反应较明显,会出现心慌、胸闷、乏力、晕厥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陈*说,有些人表现出“这次发作有症状,下次又似乎不明显”。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房颤被称作无症状性房颤,它比有症状的房颤更危险,因为无症状就不会及时治疗,所以发生中风或心衰的可能性更大。不少患者是发生脑梗后才发现有房颤,但严重后果已经造成,一些患者甚至可能因此死亡。
良好的习惯是预防“良方”
“对于疾病,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要重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同样如此。”陈*说,作息有时、血压平稳、进补适度等一些生活上的好习惯,往往就是预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良方”。
作息规律。每天早上5点—7点间起床最适合中年人的体质,可以将血液的粘稠度降到最低;晚上9点—11点之间休息,可以充分保障身体各个机能有效地自行调理,对一天以来的身体欠缺(比如营养进食不足)进行修复。55岁以后的老年人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就可以了,每天至少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足以调理自身机能。
血压平稳。血压的变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外在体现的最直接指标。因此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之内,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最重要的环节。长期坚持控制血压平稳是降低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血糖和血脂的含量维持正常,严禁吸烟、酗酒,保持血液中各项指标正常。
进补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平时生活中可多吃鱼、富含精氨酸、叶酸的食物,如:山药、海参、银杏、红苋菜、菠菜、芦笋、豆类等。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需要运动
陈*介绍,由于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冬季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会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中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在运动量方面,陈*建议市民每天坚持运动,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与年龄之差”或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对于运动量各人要量力而行,大剂量的运动并不适合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