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ldquo头昏失眠胸闷心悸腹痛
TUhjnbcbe - 2022/6/16 0:27:00

患者陈**,女,72岁,汉族,已婚,家住金沙县禹谟镇群丰村田坝组79号。因"反复头昏、头痛1年,上腹部疼痛1周"于年05月26日07时56分入院。

1、病例特点:

现病史: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不适,呈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重,头痛呈闷痛,无畏寒、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眩晕、耳鸣、偏瘫、失语、二便失禁等不适,曾于遵义医学院检查予以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诊治情况不详)后病情无明显改善。10+多天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不适,就诊当地私人诊所予以口服"甘草片、止咳糖浆"等药物(具体不详)口服后现偶有单声咳嗽,但1周前出现上腹部疼痛,呈绞痛,阵发性发作,伴纳差,感全身乏力,无恶心、呕吐、呕血、腹泻、黑便,无皮肤粘膜及巩膜*染,无心悸、胸闷、胸痛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今为求诊治遂入我院,门诊查看病人后以"脑动脉供血不足、慢性胃炎"收入我科。患者近期精神、饮食差,长期夜休差,入睡困难,早醒,大便时干结,小便正常。

既往史:有反复上腹部疼痛病史50年,既往多次于外院行胃镜提示"胃溃疡、糜烂性胃炎",医院予以输液或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好转,患者及家属自诉9月前因上腹部不适就诊遵义医学院行胃镜检查无异常(未见报告单);8年前因"胆囊结石"医院予以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颈部、腰部、双腕关节、双膝关节疼痛病史3年,未系统诊治,自行予以口服止痛药物控制(具体不详)。

体查:T36.4℃,P90次/分,R21次/分,BP/82mmHg。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查体合作。双侧额纹对称,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辅查:入院后查空腹末梢血糖:5.3mmol/L;TCD:脑动脉硬化,伴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胃肠造影(超声号):胃黏膜毛糙(考虑胃炎);请结合临床;腹部B超(超声号):脂肪肝声像;胆囊切除术后;头颅CT+颈椎间盘CT平扫:老年脑;顶叶钙化;颈椎病(曲度变直+退变);C3/4、C4/5椎间盘突出。

2、拟诊讨论:

入院诊断:1、脑动脉供血不足;2、慢性胃炎急性发作;3、颈椎间盘突出;4、失眠;5、脂肪肝。

诊断依据:1)72岁女性,因"反复头昏、头痛1年,上腹部疼痛1周"入院;长期夜休差,入睡困难,早醒;有反复上腹部疼痛病史50年,既往多次于外院行胃镜提示"胃溃疡、糜烂性胃炎",患者及家属自诉9月前因上腹部不适就诊遵义医学院行胃镜检查无异常(未见报告单);

2)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

3)辅查:TCD:脑动脉硬化,伴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胃肠造影:胃黏膜毛糙(考虑胃炎);请结合临床;腹部B超:脂肪肝声像;颈椎间盘CT平扫:颈椎病(曲度变直+退变);C3/4、C4/5椎间盘突出。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以上腹痛为主要典型症状,以慢性过程、反复或周期性发作为主要特点,但部分老年患者平素可无明显临床不适症状,以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穿孔时行胃镜发现,可建议患者至外院进一步行胃镜协助排除。

现见证:口苦、咽干、目眩、心悸失眠、腹中气串、时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心烦喜呕、胸闷、腹痛、往来寒热、颈腰部疼痛、默默不欲饮食、小便正常,时便秘。舌红无苔,脉弦。辨为:奔豚病,证属“肝脾不和证”;痹症,证属“气滞血瘀证”。治以:和解少阳,疏肝清热,活血止痛。给予奔豚汤方:甘草10g川芎10g当归10g半夏15g*芩15g葛根50g白芍15g生姜20g柴胡15g前胡10g。

按:患者诉:阵发性忽冷忽热后出汗严重。头昏,头疼,头疼以太阳穴两侧胀痛为主。口苦,咽干,严重失眠,每晚大概睡一个小时多,有时候感觉上腹部及下腹部跳动,经常感觉气在腹内窜走,加重时气从下腹部往上腹部及咽喉部冲,同时出现上腹部胀满加重、伴呕心、胸闷、心悸、心烦、紧张感。纳差乏力,颈肩部及腰部疼痛。

奔豚汤是具有少阳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找不到甘李根白皮,临床经常用柴胡替代。

这个病有点像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现在统一为神经症(neurosis),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2)情绪症状表现为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等。(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4)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等。(5)内脏功能紊乱胃胀、肠鸣、便秘或腹泻;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濒死感;低热;皮肤划痕征阳性;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等。

古代的“奔豚病”,现代的医生看不懂,《说文解字》“豚”者小猪也;东晋·陈延之撰《小品方》“所言如奔豚之状者,是病患气如豚奔走,气息喘迫上逆之状也”。

《金匮要略》“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这些话多生动,总结一下:“豚”指的是是小猪崽子;“奔豚”,顾名思义,是小猪崽子受惊了,就会一个劲的往前奔冲,没有方向;“奔豚病”指的是一种病,就像小猪崽子狂奔那样,病气邪气从下焦少腹,往上冲逆,直到咽喉,严重的发作是难受的要死,我理解的更宽泛,病气从下焦冲到中焦、中焦冲到上焦、冲到头,也是奔豚病,下焦往上冲逆的邪气,可以是水气、火气、气冲、血逆,《金匮要略》有三个治疗奔豚病的方子,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奔豚汤,其实还要多,我根据不同病机还用到不少方子,如左右奔豚,表里奔豚,严格的讲,那些高血压、癫痫、水心病、心衰、惊厥等等,其实都是奔豚病的病机,那些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桂枝甘草汤,这些方证都是奔豚方。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气机上逆。只要与原文描述的病机、症状相似,临床效果都很明显。关于痰饮病、水气病,以后可能也会给大家分享。

一个新冠病*搞得天翻地覆,就好像只有人类才能够存活,病*就不能够存活一样,人类与各种各样的病*一起形成与演化,一起共存千万年。相处模式可以构建“和谐社会”。“正气不存,邪必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有完美的防御系统,斗争方式就像打仗,在人体上反应是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被张仲景识别,因势利导帮助人体恢复,就是六经辨证模式。在积极有效防御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有效治疗,六经辨证是我们祖先历代与病原体斗争经验的结晶。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类与病*大规模战争记载很多。张仲景时期就是典型,所以我想引用张仲景的序言。

伤寒杂病论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乎!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循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腧腑,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头昏失眠胸闷心悸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