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疾病高危、难治,始终是导致人类死亡的最主要病因。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老龄化步伐加快,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目前尚未有明确统计,但有学者估计我国仅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脑卒中)患者数便可达2.3亿。血管疾病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及腔内治疗三种手段,随着材料制造水平的不断完善,血管腔内支架植入已逐渐取代传统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
1血管支架的起源年,Dotter等首先提出了血管腔内治疗的概念,将球囊导管应用于血管狭窄的治疗中,年他研制出理论上的第一个支架,并在年改进设计出一种镍钛合金制造的可扩展支架,开创了血管支架的先河。年,法国Puel等植入了人类史上第一例冠脉内支架,起到直接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作用,自此,血管支架正式进入临床。随着材料与工艺的发展,各种支架不断问世,已经完成了从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s,BMS)、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到生物可降解支架(bioresorbablestents,BRS)的三次升级进化。
BMS的发明有效防止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后血管急性回缩的发生,但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20%。为进一步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科研人员将抗增殖药物涂覆在支架表面,从而出现了DES,DES有效解决了短期再狭窄的问题,广泛的试验及荟萃分析也证实了其优势,使其成为目前的主流选择。随着DES的临床广泛运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由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导致的迟发性血栓形成,同时不可降解金属支架意味着机体内异物的永久残留,不但影响血管的正常舒缩性,也加速了远期再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概念应运而生,即扩张血管直至血管重塑完成后支架降解,被机体完全吸收,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开启了腔内支架技术的第四次革命。现有的BRS主要包括多聚物可降解支架和金属合金可降解支架。由于聚合物支撑力不足,且其降解会引起较重的局部炎症反应,并非可降解材料的完美选择,而可降解金属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因此可降解金属支架更具应用前景。当前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