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可不是糖尿病足!!
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mmHg的85岁的王奶奶,11月16日因旧疾再次住院。业务副院长杨瑜莹和心肺中心内科三病区赵勇主任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检验诊断患者为:1、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Ⅱ级;3、高血压3级(很高危);4、腔隙性脑梗死;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等疾病。
老人半年前因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坏疽,在外院行激光销蚀术、球囊成形术,一周前出现左足麻木、发凉疼痛,双下肢血管超声提示双足背动脉血流充盈差。
本期将由内科三病区赵勇主任将为大家讲解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症状及治疗措施。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
诱因
大多数观点认为病因是多元性的,与其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
症状
发病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患肢足部发凉、麻木感,随着病情进展,将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肢体缺血性溃疡、坏疽等症状。
典型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按照fontaine分期,其病程可分为Ⅰ期-Ⅳ期:
Ⅰ期:轻微症状期。发病早期,多数病人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例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
Ⅱ期:间歇性跛行期。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性表现,按照跛行程度可分为Ⅱa期(绝对跛行距离》m)和Ⅱb期(绝对跛行距离≤m)两期;
Ⅲ期:静息痛期。此时病变动脉不能满足下肢静息状态下血供,休息时会出现下肢缺血性疼痛(即静息痛),夜间、平卧时更明显。疼痛时,患者常整夜抱膝而坐,部分病人因长期屈膝,导致膝关节僵硬,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
Ⅳ期:即溃疡和坏疽期。患者晚期肢体严重缺血,将出现肢端溃疡,甚至发生肢体坏疽。
注意!这些症状要警惕
年龄>40岁,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偏瘫等高危因素
有肢体缺血症状和体征
缺血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下肢节段性测压和踝/肱指数测定(ABI)≤0.9
影像检查证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显示相应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等病变
治疗方式
Treatmentmode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应进行综合治疗,具体包括:
一般治疗
饮食
应以低脂、低糖、高维生素和含不饱和脂肪的植物性食物为主,如豆类、水果、蔬菜等,肥胖者应首先减重
戒烟
戒烟可减轻病变进一步发展与恶化
运动
有规律运动或健身锻炼对减轻或延缓动脉硬化有一定意义
药物
根据病情使用调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等,如有动脉血栓形成,可使用溶栓药物
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
根据病变部位、范围等情况(动脉造影结果)选择不同术式,如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分期动静脉转流术、血管腔内成形术、截肢术等
编辑:和二
责编/摄影:古彧
审核:赵勇梁晨光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