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
利用血小板靶向早期斑块的能力,设计出能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精确定位和可控光动力治疗的仿血小板输送系统,从而实现无创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精准诊疗。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仿血小板、成像引导、光动力治疗、纳米诊疗剂
仿生光动力纳米颗粒的制备策略
仿生光动力纳米颗粒用于脉粥样硬化斑块精准定位和可控光动力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影响动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发生在主动脉和主动脉分支,会引起动脉壁斑块性病变。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持续生长,血液流动被阻碍,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早期干预十分重要。传统的干预策略主要通过动脉内膜切除术扩大动脉腔和他汀类临床药物改善血脂、减少血小板凝块。然而,创伤性的手术治疗会导致血栓和心肌梗死等术后并发症;长期药物治疗会导致耐药性影响药效。鉴于传统的临床策略受到的限制,迫切需要以一种更有效、无创的方法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早期干预。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刘熠特聘研究员和顾月清教授团队的研究人员设计出能够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精确定位和光动力治疗的仿血小板输送系统。研究人员受血小板与斑块结合能力的启发,设计出血小板膜(PM)包裹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和光敏剂Ce6的仿血小板系统。在该系统中,纳米颗粒被荧光染料吲哚菁绿(ICG)和放射性核素I标记,以实现对光动力治疗的成像引导,从而对斑块部位进行定点的激光照射,以避免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可能损害;血小板膜涂层有助于治疗系统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志物和主要成分-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特异性靶向。研究者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和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分别研究了光动力治疗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研究发现,该系统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减少炎症反应,有效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种将斑块识别和核素成像引导结合在一起的仿生光动力治疗系统,是一种新型、无创,并能精准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程的策略。
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Science(DOI:10./advs.)上,文章第一作者为中国药科大学马祎副教授和马玉璇硕士。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