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男,45岁,地区水文站干部。
患左侧上下肢麻木半年,曾在睡醒后自觉左腿麻木、酸软,经针灸治疗无效。一周后又波及左上肢,舌尖亦有麻感,收住院治疗,经服中药十八剂,症状明显减轻,出院后继在×门诊部服中药三十多剂,但麻木未减,又来我院门诊。
检查:精神较好,语言清楚,舌质淡红,苔白厚,脉沉细,头项转动不灵,肩酸痛,血压/80毫米汞柱,胆固醇mg%,脑血流图提示大脑中动脉中期硬化,眼底提示动脉硬化,掌颌试验阳性。
诊为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症。
治以补气活血、祛痰通络之剂。
处方:*芪15克,当归15克,玉竹18克,川芎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赤芍15克,胆南星6克,木瓜10克,半夏10克,葛根30克。
水煎服连进十二剂药,麻木明显好转,服十五剂时麻木消失,但仍酸软无力,上方加台参15克,又进十五剂诸症消失。后服人参八珍丸以巩固疗效,恢复工作五个月未见复发。
2
马××,男,63岁,市蔬菜公司干部。
患者右侧上下肢麻木己四个月。于年6月上旬外感风寒以后至6月15日发现右半身麻木,颈部发响,下肢痛,足趾痛甚。经服中药六十剂,曾见好转。9月下旬,又患感冒,麻木加重,服药后感冒愈,麻木不减,以右上肢为著且痛,颈发紧,口干喜茶饮,耳鸣,头晕。检查:体质肥胖,口唇微紫红,言语清晰,舌苔薄*,脉弦滑,血压、胆固醇、心电图均正常,胸透提示主动脉硬化,眼底动脉硬化,掌颌试验阳性。
诊为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症。
治以化瘀清痰,熄风通络。
处方:*芪15克,当归15克,知母12克,川芎10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桔红15克,半夏10克,胆南星6克,桑枝15克,葛根30克。
水煎服连服九剂,下肢麻木基本消失,但右臂上举时仍响,不灵活,麻木不减。原方加丹参30克又服十二剂麻木消失,颈部舒适,但右上肢中部发凉,原方去桑枝、知母,加桂枝10克,又进九剂,诸症控制。恢复工作半年未见复发。
丹溪曰∶麻是气虚,木是湿痰死血。然则曰麻曰木者,以不仁中而分为二也。虽然,亦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亦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又有因虚而风寒湿三气乘之,故周身掣痛兼麻木并作者,古方谓之周痹,治法宜光汗而后补也。医者宜各以类推而治之,不可执一见也。(《医学正传》)
麻木因荣卫之行涩,经络凝滞所致,其症多见于手足者,以经脉皆起于指端,四末行远,气血罕到故也,若兼虚火,则肌肉动,不可误作风治。(《证治汇补》)
木本湿热死血因,手麻原属气家虚;忽然十指麻木也,湿痰死血胃中虚。《幼科折衷》
整理丨王德福
作者丨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