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厦门人的朋友圈,几乎都被一条悲伤的消息刷了屏:短短24小时,医院2名医生猝死。
12月7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助理教授王昭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仅仅相隔一天,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尹小文博士因心脏骤停,在9日凌晨抢救无效去世。两位医生离世的消息,让熟识的、不熟识的人们听闻此讯,都无限惋惜。
早年,当提起猝死,大家都认为这应当是一种老年病,数量也不多。近年来,心梗、主动脉夹层频频登上头条,它们的出现往往又与带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有关,在此请广大医务工作者务必爱惜身体,你们健康,才能守护更多人!
主动脉夹层真有这么恐怖?一旦发病,绝大多数的病人将会死亡或随时面临死亡,即使手术救治及时,最终生存下来的也仅2%左右。这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追根溯源,要从主动脉说起。
主动脉是位于人体中轴的一根大动脉,是体内最为粗大的血管,它直接与心脏相连,身体各脏器、肢体的血运均由主动脉发出分支来提供。
主动脉夹层,专业的定义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隔形成“真假”两腔。
其中,“真腔”是指主动脉原有的正常腔隙,“假腔”是由异常血流从夹层“入口”冲入主动脉壁,进而在主动壁的更远端穿出形成“出口”。
也就是说,主动脉夹层就是主动脉处于即将完全破裂的阶段。如果说主动脉瘤是人体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主动脉夹层则是一颗已经被点燃导火索的炸药包,在心脏泵血的高压下,损伤的主动脉随时有可能破裂,失去了血液供应,身体很快将随之死去。
未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死亡率或猝死率极高,在发生主动脉夹层的3天内,每经过一个小时,患者的死亡率就增加1%,故将近一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能在1周内死亡。只有极少数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可长期生存或病变自然愈合,假腔消失。
而对于有机会接受手术的患者,其术后的死亡率仍然较高。主动脉夹层破裂后,血液有可能流进心包,造成心包填塞,限制心脏运动;血液在升主动脉根部的堆积也会引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主动脉失去单向瓣的功能,从心脏泵出的血液又流回了心脏。
此外,血液从损伤部位泄露,导致远端的器官失去了血液供应,造成重要脏器组织缺血坏死、肢体坏死等严重的并发症。
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原因这个病这么吓人,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病呢?原来,高血压、马凡综合征、动脉硬化等可以直接导致主动脉夹层,工作压力大、高度紧张、吸烟、嗜酒等也是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见的发病年龄在45~70岁,目前报道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
对于大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病因。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并不高,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得了高血压也觉得没什么不舒服不用治疗,有些患者虽然吃了药,但服用并不规律。这样持续的高血压状态就容易造成主动脉夹层。
先天因素中,要数马凡综合征最常见,这种病缘于染色体异常,表现为面容显老,四肢纤细且长度较长,全身的结缔组织发育异常。机体的血管壁正是由各种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异常的血管壁很容易发生破损、撕裂,发展成主动脉夹层。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案。因此,做好孕检和产检是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措施。
这样识别主动脉夹层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心衰、甚至突然死亡;而且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根据撕裂范围的不同,主动脉的不同分支动脉可能撕裂,临床表现各异,如脑、肢体、肾脏及肝脏、肠道等器官缺血,可导致?梗死、肾功能不全、腹部疼痛、双腿苍白、无力、花斑,截瘫等,如夹层累及冠脉或者破入心包,则会出现心肌梗死、心包填塞甚至猝死。因此,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可以导致全身所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或坏死的疾病,临床表现因人而异,非常凶险。
为了确诊主动脉夹层,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而且最准确的是CTA检查。一旦出现突发胸背痛,医院进行检查。
应该怎么应对当患者感觉自己有持续不能缓解的胸部疼痛、撕裂感,应尽量保持镇定,保持坐姿,并靠在椅背上,避免大幅度的肢体运动和大声说话,及时拨打或请身边的人寻求医疗救助。
对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内避免主动脉夹层的继续撕裂,缓解疼痛、降低血压、控制心率,减少主动脉壁所受到的压力。
正是因为主动脉夹层的高死亡率和较低治愈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定期体检,及时发生高血压病情,严格遵从医嘱控制血压,规律生活,保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戒烟少酒,做好预防工作,将主动脉夹层扼杀在摇篮之中。
魏以桢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医院心外科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擅长疾病小儿及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主动脉疾病、大血管疾病的介入及杂交技术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