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先老腿,中老年人如果出现腿疼,第一反应可能是去骨科看病。但这可能忽视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个隐形杀手,从而贻误病情,严重者甚至要截肢。那么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何诊断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我们人体的血管好像城市下面复杂的管道设施。血管由于动脉内壁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可以造成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堵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疾病在下肢的表现,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症状便逐步显现。
如果出现“走走停停”,可要当心,这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征兆。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一般都会认为是筋骨上的毛病,等到出现严重病情时才去就医,往往为时过晚了。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高发人群与高发因素:
以中老年男性发病居多。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吸烟等构成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在我国有所增加,患病人群年龄也越来越年轻。
如何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测量患者踝肱指数:即为一侧肢体的最高部压力与最高的肱动脉压之比,是一项简单快捷准确判断肢体缺血的检查手段。
一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很容易与脉管炎等疾病混淆,如果想要得到确诊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动脉多普勒超声、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等。
临床分期:轻微症状期只是感觉患肢皮肤温度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
间歇性跛行期:在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小腿的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行走,休息片刻症状有所缓解,才能继续活动。
静息痛期:病情进一步加重,休息时也有缺血性疼痛,部位多在患肢前半足或者趾端,夜间和平卧时容易发生。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
组织坏死期:患肢缺血加重出现肢端溃疡,严重者发生肢体坏疽,合并感染加速坏疽。
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患者,应用一些扩张血管及抗血小板的药物治疗,配合适当步行锻炼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得患者,血管外科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等优点,使其成为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
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应该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切不可自行决定,否则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防治:
想要远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关键在于提前预防和及时的干预治疗。首先,必须从病因着手,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下肢缺血患者应严格戒烟!戒烟!戒烟!
适当健身锻炼,不但可以避免肥胖,还可以增强血管弹性,防止老化。
保持饮食结构的均衡,多吃谷类、水果、蔬菜。
血管一老,全身跟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