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有关的部位包括冠状动脉(导致冠心病)、脑动脉(导致脑梗塞)、颈动脉(导致脑血管疾病)、肾动脉(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高血压,继而导致肾小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不全)、主动脉(主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主动脉夹层)和下肢动脉(导致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甚至可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会在动脉壁内沉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控制脂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等,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2.胆酸螯合剂:如贝特类药物,通过结合胆酸来促使胆酸排泄,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3.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泽替米,依折麦布等通过抑制肠道中胆固醇的吸收来降低血脂水平。
4.胆固醇排泄促进剂:如非诺贝特,通过促进胆固醇排泄来降低血脂水平。
在饮食方面,控制血脂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
2.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3.控制糖分摄入: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应避免过多摄入糖分。
4.控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应适量饮酒或戒酒。
通过药物治疗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