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脸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也有就可能
TUhjnbcbe - 2024/12/23 16:44:00

原创星火介入星火介入医学声-03-:15

背景

“脸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是民间对生活富裕、体型肥胖者的职业定位,是一句调侃的口头禅。医院里经常会看到“脸大、脖粗、腿细”的外观不匀称患者,不光是脸大,两眼还虚肿睁不开;脖粗,除了脖子粗,还有双上肢增粗肿胀,脖子和上胸部静脉曲张;腿细,腹部与双下肢瘦得皮包骨头、细如麻秆,与上肢肿胀增粗形成鲜明对比。人体胖瘦上下不一,上半身肥胖、下半身消瘦,奇怪体型,这极可能是一种病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即多种原因导致流经上腔静脉的血流受阻,引起急性或亚急性呼吸困难和颜面颈部肿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颅脑颜面部、颈部、双上肢和上胸与上背部(几乎上半身)丰富的血液循环都是经过上腔静脉回流心脏,腹部盆部与下肢(下半身)的血液循环经过下腔静脉回流心脏。若上腔静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上腔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受阻,所属区域的静脉血流瘀滞在各种软组织中,静脉压力增高引起各级静脉,尤其是表浅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压力增高使血液向血管外渗出引起软组织肿胀;五官肿胀,如眼睑肿胀可出现睁不开眼,喉肿胀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颜面部、颈部肿胀和双上肢肿胀,引起肢体麻木,颈深部和纵隔肿胀加剧呼吸困难,脑组织肿胀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头晕和呕吐。这类肿胀平卧后加重、坐立或站立后有所缓解。今天就跟随小编来了解了解什么是上腔静脉综合征?

01

什么是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是一组由于通过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相互影响所致的症候群,为肿瘤常见的急症。患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呼吸困难和面颈肿胀。检查可见面颈、上肢和胸部淤血,水肿,进而发展为缺氧和颅内压增高,需要紧急处理。

上腔静脉管壁薄,血管内压力低,其从升主动脉的右侧下降进入右心房,周围是胸骨、肺动脉、升主动脉、气管、右主支气管和淋巴结,因而,容易被压迫而发生梗阻。

02

病因

1.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上腔静脉。

2.非恶性疾病的压迫

如胸骨后甲状腺肿瘤、胸腺瘤、支气管囊肿等,或慢性纤维性颈部组织炎症导致上腔静脉周围组织压迫,如特发性硬化性纵隔炎、纵隔纤维化等。

3.上腔静脉血栓形成

先天性心脏疾病及手术后、中心静脉插管或起搏器置入可引起血栓形成

03

临床表现

1.静脉回流障碍

头颈部及上肢出现水肿,指压无明显压痕,伴皮肤及口唇发绀,平卧时加重,上半身直立后可缓解,常伴头晕、头胀、睑结膜充血。有时可见颈胸部静脉明显扩张、胸腹壁静脉曲张等。

2.压迫症状

肿瘤等压迫周围器官、神经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进食不畅、声音嘶哑、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面部无汗等。

3.神经功能受损

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导致的恶心、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04

诊断

1.X线检查

X线透视及平片可发现上纵隔、右肺上叶、上腔静脉周围有占位影,可能为上腔静脉有肿块压迫。

2.多普勒超声

了解上腔静脉通畅程度,血栓范围,是否同时存在其他血管病变及外压性病变。

3.CT及磁共振

显示上腔静脉受阻的具体部位及侧支循环情况,可清楚显示胸内结构,明确病因。

4.上腔静脉造影

于两侧肘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可显示梗阻的部位,及远心端、近心端情况,是诊断上腔静脉综合征的金标准。

05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

以缓解症状为首要任务,然后考虑解决病因。

1基础治疗

头高位休息,吸氧,下肢输液,可适当减少输液量,给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可给药适当利尿减轻水肿(呋塞米mg),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但应警惕因患者长期脱水利尿等治疗,患者血容量低伴血液高黏稠状态易引起血栓形成,所以要严密监测患者血容量[1];

2抗凝治疗

适用于非恶性病因所致的有血栓形成的情况,或者用于配合恶性病因的放疗、化疗。在对症基础上给予抗凝、抗栓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对于因静脉导管所致血栓形成的上腔静脉阻塞,单用抗凝治疗,即可使阻塞消除。

3放疗

紧急放疗被认为是缓解有生命危险症状的阻塞患者最快的方法。放疗总剂量根据患者治疗是根治性或姑息性、病理类型和病变范围决定,也要考虑患者的体力状态、症状进展的速度、是否联合化疗、患者可能的预后等。

局限性:①约40%的患者放疗后无法进行组织学诊断;②放疗可减轻约80%患者的症状,但明显改善可能需要3天到4周;③有20%患者的症状无法通过放疗缓解[3,4]。

4化疗

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7天内症状可完全或部分缓解,完全缓解一般在2周内。大约25%SVCS患者化疗后可能再次复发,但再给予化疗、放疗或放化联合治疗,大部分患者仍然有效。

5手术

主要用于良性病变、血栓治疗效果差、放化疗无效且预计生存时间超过6个月者。近一半的旁路手术患者最终都需要再次放置血管内支架来维持通畅。

06

介入治疗上腔静脉综合症

对于合并上腔静脉综合症且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的肿瘤患者。其上腔静脉的压迫症状不能短时间内缓解,血管内支架可短时间内缓解肿瘤引起的SVCS,根据肿瘤生物学特征、肿瘤临床特点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放置血管内支架后再给予化疗、放疗或放化联合治疗,可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与放化疗相比和外科手术相比,上腔静脉狭窄处支架置入可获得迅速可靠的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易耐受、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且有条件行介入治疗,对于上腔静脉阻塞较为严重的患者,有时并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导管溶栓

若阻塞无名静脉或颈内静脉内有范围较大的血栓,应进行导管局部接触溶栓或搅拌溶栓,血栓基本消除后再植入内支架。

支架置入

局麻下经股静脉穿刺引入导管,导丝导管配合下依次经髂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进入上腔静脉,开通阻塞段上腔静脉,导管置于颈内静脉进行造影用于显示上腔静脉狭窄阻塞的范围、阻塞段与右心房和无名静脉的空间关系,建立加丝操作通路。肿瘤压迫者可在上腔静脉狭窄段直接植入内支架,无论多么狭窄,依靠内支架自身的膨胀力均可以完全扩张解除肿瘤外压性狭窄,不需要进行球囊预扩张术。若为炎症瘢痕性狭窄,狭窄组织坚韧,一定要进行球囊预扩张术,而后再植入内支架。内支架植入可快速解决静脉阻塞造成的颅压增高、颜面颈部憋胀和呼吸困难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脸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也有就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