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种表现,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是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动脉内膜增厚变硬形成粥样斑块及钙化,血管逐渐变得狭窄甚至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动脉血管闭塞。表现为下肢缺血症状按照病情变化有下列临床分期。
1、轻微主诉期:患者仅感觉到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肢端足癣易发生感染而不易控制。
2、间歇性跛行期:当患者在行走时由于缺氧和缺血,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症状有所缓解才能继续活动,如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重复出现。小腿的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
3、静息痛期:当病变进一步发展而侧支循环建立严重不足,使患肢处于相当严重的缺血状态即使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疼痛一般以肢端为主。
4、组织坏死期:主要指病变继续发展至闭塞期,侧枝循环十分有限,出现营养障碍症状。在发生溃疡或坏疽以前,皮肤温度降低,色泽为暗紫色。早期坏疽和溃疡往往发生在足趾部,随着病变的进展感染、坏疽可逐渐向上发展至足部、踝部甚至小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在古代,祖国医学对于此病早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正宗》里均有详尽记载: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其病因机理为痰浊、血瘀内生、痰瘀互结阻塞脉道。中医属于“脉痹”范畴。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是很高的,65岁以上者不论男女发病率都可能超过10%,相当于这个年龄段人群10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患病。此病发病年龄多见于50岁-70岁人群,并且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如果一次走不了米,行走时一瘸一拐的总得走走歇歇,小腿与脚发凉还有些麻木感,就应当警惕很可能是下肢动脉缺血造成的,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任其继续发展,最后可能出现下肢坏死、溃烂。我国因为这种情况截肢的每年约有几十万人。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可以先自行观察走路是否有跛行?还有一个简单的自我检查方法:摸摸小腿、足背,感觉一下小腿与足部温度是否降低或发凉?足背上的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很难摸到搏动?如果脚背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很难摸到搏动,很有可能就是下肢血管狭窄、闭塞了。医院做个下肢动脉彩超或CT检查就能明确诊断!
医院建院十余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静脉曲张、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静脉血栓、脉管炎等周围血管疾病的标准化治疗规范。先医院、齐鲁中医药研究院建立起资源共享,互惠互赢的分工协作机制,达成分级诊疗技术协作协议,通过超微创技术安全、便捷、有效的治疗周围血管疾病,成为国内周围血管医院。
医院积极推进医保报销与管理工作,成功成为医院,为患者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医保报销服务,大大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缩短了就诊时间。为广大下肢血管疾病患者带去便捷、专业、安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