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34岁,一天扎针7次这种比癌症还
TUhjnbcbe - 2023/9/25 22:07:00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一听到糖,几乎所有人都会莫名感到开心。它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意味着“幸福”的礼物。

不开心的时候,那些吃起来很甜的糖,会消弭掉我们低落的情绪。

但对于一部分人来讲,糖是披着好看外衣的砒霜。他们不仅感受不到糖带来的幸福,而且只要多一点点,就足够让他们万劫不复。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书单君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因为糖而带来的痛苦。

“刚知道得糖尿病的时候,我有了焦虑症”

28岁的阿桑,是个漂亮的姑娘,但是她看上去似乎太瘦了一点。

去年这个时候,她还在和公司同龄的姑娘们,一起追双十一的大促活动。我还记得那时候的她身材略偏胖,是个可可爱爱的小胖姑娘。

阿桑非常喜欢吃甜品,尤爱珍珠奶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工作压力大,生活那么苦,我不得过得甜一点呀。

她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为了口腹之欲而从不控制身材的姑娘。

但是就在半年前,阿桑的饭量变得越大起来。每天还没到饭点,她就饿到受不了,有时还会眩晕。大家都以为是阿桑加班加狠了导致的低血糖,甚至还打趣她“再多加个鸡腿”。

恰逢公司体检,阿桑测出空腹血糖竟然高到10,直接给姑娘吓懵逼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体检的小大夫建议她赶紧去做个内分泌检查。

从医院9楼体检部直接去了5楼的内分泌科,没多大功夫,阿桑就被确诊为糖尿病。

被紧急安排住院的时候,胰岛素泵就直接插上了。阿桑像是抽了*,眼泪顺着眼角止不住的流,却听不到什么哭声,她把脸埋在被子里,轻轻地抽泣着。

我家没有糖尿病史,这是我作的么?以后怎么办呢?听说并发症会让眼睛失明。感觉特对不起我爸妈,还没为他们做点啥呢,就成了累赘。你说一直表现很健康的身体,为啥竟然是骗我的?

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时候,时间似乎都凝固了,就更容易瞎想,日与夜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开始折磨阿桑。

她想起最近频繁去洗手间的时候,同事异样的眼神;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饭时,她多要的那个鸡腿,也应该被某个姑娘嘲笑了吧?每天频繁出入工位去烧热水喝,邻座的小谁应该也是很烦自己的。

越想越觉得,那些平日里每个看似正常的举动,此时都正在赤裸裸地嘲笑着她的痛脚。

就这样,阿桑从崩溃到自我修复,再到崩溃,再到自我修复,不停地挣扎在情绪与病痛的泥淖里。

她和我说,那时候真的去死的心都有了,这大概就是“糖尿病焦虑症”吧。

还没到抑郁症吧,但是也差不多了。

“我打的针,比你吃的饭都多”

阿桑的病情一直不稳定,这一住院就住了小半个月。同病房的病友,是个34岁的姐姐,我们暂且叫她兔子。

兔子病龄已有20年了。短短人生的三分之二,基本都给了糖尿病。这次住院,是因为酮症酸中*。

兔子第一次发病是14岁,正值叛逆期的她曾经也因为不能吃糖和妈妈大吵大闹;因为从不和小朋友们一起吃饭,遭遇过轻微的校园暴力;

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一方面我家就有遗传史,一方面我也特别喜欢暴饮暴食,比同龄的小朋友都能吃。诱发的原因实际挺简单的,一块蛋糕足以。

但是,毕竟和这个病相处太久了,也学会了慢慢接纳自己。

兔子开始学着一天测6、7次血糖,学会面无表情给自己注射胰岛素,甚至还学着年级更大的叔叔阿姨,有模有样地安慰后来的那些病友。

就像阿桑来的那天一样,兔子双手叉着腰,站在阿桑的床前,轻轻掀起来她蒙在脸上的被子。

“好姑娘,别哭啦,闷在被子里要憋坏的。既然生病了,治好不就得了。”“看到隔壁床的阿姨了吗?你要帮忙看好她不可以下床哦,她是2型糖尿病引起了心衰。”“你是没看到前两天那个糖尿病足的,脚趾头都是黑的,搞不好要截肢的。你这才哪到哪呀~”“你别那么紧张啊,我打的针,比你吃的饭都多,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不过说到打针,乐观派的兔子看起来也是挺抵触的。她说起自己最惨的时候,小肚子上因为注射胰岛素都变黑了。皮肤下面全是硬黑的肿块,很难消下去。

一天需要保证7次扎针测血糖,兔子的皮肤又异常敏感,结果就是扎针的地方连成一片的瘙痒,抓太多次皮肤都抓烂了。

“可千万别和我说什么无痛取血,一提到这个我就来气!给你一天扎7次试试。后来我用手拿杯子喝水,都感觉痛得厉害。”

兔子一脸嫌弃地摇摇头,轻轻揉着自己的小臂,踱着小碎步跳开了。

“如果不差钱,最好还是配一个胰岛素泵吧,少点打针的痛苦和尴尬。反正早晚都得用的。”

兔子最后默默说。

“真的很想再尝尝老婆烤的饼干”

不过得这个病吧,最重要的还是控制饮食。

兔子说她认识一个病友,就算是较为成功地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里。

他是位40多岁的大叔,和兔子一样,与糖尿病共存有几年了。大叔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控糖的方法,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营养师给大叔拟了一张食谱:

早晨鸡蛋1个,脱脂牛奶1袋,蔬菜要吃g左右;午餐要吃够蔬菜g,当然要吃那种少盐少油的,主食可以吃米饭,约g;晚餐和午餐类似。

大叔还被要求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至少需要慢走00步。

大叔按照这样的节律生活的一段时间里,血糖监测是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比如早餐空腹前测量血糖,可以保持在5.3-5.9的范围内,餐后两小时也可以尽量控制在不高于10的范畴中。

但是控制血糖最艰难的地方在于,你完全没法预测,下一个血糖值会不会突然变得异常。毕竟生活处处是惊喜,有时惊喜也会变成惊吓。

最让大叔崩溃的就是,看似已经稳定了几周的血糖,突然就在某一个时间点紊乱了。

目标好像就在远方,可是你就是怎样都摸不着它,雾里看花一样。

不过,大叔毕竟是经验老道的大叔,郁闷过后也想通了,就继续照着营养师的安排做任务,好像通关打怪一样。

“我就想着把所有个正常的时间段加起来,不就是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里了吗?至于那些突然紊乱的时间点,就当是‘感冒来了’吧。”

想来,大叔还是多少有点不甘心,念念有词道:

“很久没有吃到老婆烤的饼干了。”

说完似乎很是回味的咧嘴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习惯了它的存在,却从未了解它

不过有时,一场“重感冒”也能带走一个人的生命。

后来阿桑和我说,半年前她住院的那段时间里,另一个病区里的一位老大爷,就突发心梗,走了。

据说是夜里睡着睡着,人就走了,家属根本没想到糖尿病怎么会引发心梗。医生说,血糖浓度太高,影响了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诱发了冠状动脉硬化。

阿桑说,那天上午,满楼道都能听到医生气急败坏告诫其他病区“糖友”的声音。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一定要注意糖心!糖心!!要我说多少遍,你们才能上心一点啊!

医生见惯了生死,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但是病区里一瞬间安安静静,大家都默默的不再说话。

阿桑低着声解释给我说,所谓“糖心”,就是指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有大约一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诱发的心血管疾病。

2型糖尿病,就是说那些发生在成年人之间的糖尿病,随着年纪增长,越有可能发生。

这对于我们这些日常加班、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等生活习惯特别差的当代人来讲,实在不怎么友好。

这些数据真是立时就震惊了我。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瞳孔地震。

人们常说,糖尿病是一种“带进棺材的病”。

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生的话,糖尿病人很多都会寿终正寝,和正常人没啥两样。

但是在糖尿病人身上,除了失明、病足、中风等并发症可能发生以外,很多人都忽略了,还有“糖心”这枚“定时炸弹”一直存在。

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每2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足而面临截肢。死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人数,往往与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不相上下。[1]

这其中,又以“糖心”最为致命。90%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并发1项以上心血管疾病。不仅如此,比起我们这些普通人,2型糖尿病人更容易发生血脂异常的情况,心血管并发症也就因此尤为常见。[2]

我们常常因为糖尿病不会立刻致命的特性,就忽视了它带来的威胁。可事实上是,糖尿病、“糖心”、糖伤害就在我们身边。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显示,我国有1.14亿人患有糖尿病,正在经历“爆炸式”的糖尿病增长。

加之我们这些高强度工作状态下,长期的“精致穷”状态,也让我们的膳食正朝着“精制食物过多、吃肉增加、含糖饮料消耗量快速增”的方向一路向前,死不回头。

伴随着糖尿病患者年纪越大,糖伤的可逆性就越弱,死亡率也会随之增高。

这种伤害,除了折磨糖尿病人的身体外,更控制着他们的精神。

许多糖尿病人在谈论到自己的病情的时,有人过于乐观,也有人太过消极。

乐观的人盲目自信糖尿病可治愈,不会带来太大的负担,从而忽略了治疗它的时机;消极的人则认为,糖尿病是“富贵病”,我们治不起,“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源于糖尿病患者对糖心、糖伤的不了解。

但书单君想说不应该是这样的。

只要正确认识糖尿病,及早干预和预防糖伤,我们已经做到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心”风险。

比如口服或者注射降糖药,改善、促进胰岛素分泌情况。这种方式并不会带来特别大的生活负担和心理负担,往往跟随药性,饭前或饭后服用即可。

对于老年病患,这些降糖药更为温和、稳妥。

如今书单君已经到了而立、不惑的年纪,想想自己面临的高危风险,再想想家中年迈的父母辈,实在是感到忧从中来。

糖尿病离我们并不遥远,这是全社会的议题。对糖尿病了解更全面、清晰,有助于我们预防、控制更多的糖伤。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对糖尿病群体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34岁,一天扎针7次这种比癌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