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肝血管瘤的检查与治疗
TUhjnbcbe - 2023/9/15 23:53:00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170393.html

成人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随着人群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其检出率日益增多,致使愈来愈多的肝血管瘤患者需要诊断与治疗。

肝血管瘤的诊断目前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多种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可极大提高肝血管瘤诊断准确率。其中常规首选超声检查,再结合CT、MRI以及DSA检查等综合判断。肝血管瘤可有典型和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超声、CT和MRI检查的肝血管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77%和92%。对疑似患者常规进行多普勒超声加超声造影、MRI或CT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在有乙型肝炎病史或肝硬化的情况下尤其应注意不典型血管瘤与血供丰富肝癌的鉴别,以及不典型血管瘤与肝转移瘤的鉴别。

1、腹部彩色超声检查

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肝血管瘤有很高的灵敏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常为周边型血流信号,大血管瘤内部以低速静脉血流为主,很少见动脉频谱,即使偶见,血流阻力指数均低下。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可考虑选择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典型的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随时间延长,增强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仍处于增强状态,回声≥邻近正常肝组织,这种“快进慢出”的增强特点与CT检查增强表现类似。有部分非典型肝血管瘤在超声造影上表现为低回声。

2、CT检查

常规采用平扫+增强扫描方式,常用对比剂为碘。CT检查表现为:

(1)平扫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密度均匀。

(2)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点状、斑点状、半环状、环状强化,密度与主动脉接近。

(3)随后的门静脉期对比剂向心性扩展,强度逐渐降低。

(4)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完全充填,与肝脏密度相同,病灶越大等密度充填的时间越长,一般>3min,“快进慢出”是其特征。

(5)少数动脉期整体高密度强化,多见于<3cm的病灶。

(6)部分病变中央由于血栓形成、瘢痕组织或出血而出现更低密度区,对比剂始终不能填充。

3、MRI检查

常规采用平扫+增强扫描方式,常用对比剂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其在肝血管瘤的诊断上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T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界清晰,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递增,在重T2加权成像其信号更高,称为“灯泡征”;瘤内的血栓、瘢痕组织在T1、T2加权成像均呈更低信号。MRI检查动态扫描的增强模式与CT检查相似,呈“快进慢出”。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在肝胆期可发现直径<1cm的血管瘤,并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T2加权成像时间的延长是成人肝血管瘤的特征。T1加权成像弱信号、T2加权成像高强度信号是与肝癌鉴别的重要特征。

4、DSA检查

较少用于肝血管瘤诊断。若瘤体巨大则出现“树上挂果征”。动脉期早期出现,持续时间长,可达20s甚至更长,呈现颇有特征的“早出晚归”。DSA检查在鉴别肿瘤性质(良性、恶性)或并行栓塞治疗时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无症状患者应结合2~3种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有症状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及2~3种影像学检查,一般均可诊断,但应常规行MRI或CT增强扫描检查,以区别小血管瘤与小肝癌,多发血管瘤与肝转移肿瘤。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血管瘤的检查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