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分析常航居士
TUhjnbcbe - 2023/8/23 20:26:00
北京治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646.html

1.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代谢发生障碍,产生痰、瘀等内生之邪,痹阻血脉,胶结凝聚,形成粥样斑块。

审证求因,动脉粥样硬化是从微观辨证来看,病位在血脉,但究其发病机制,则病根在脏腑,其中与肾、肝关系最为密切,而涉及心、脾。由于在多种病因(年老体衰、饮食失调、情怀失畅、久坐少动、禀赋不足等)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内生,留于血脉,脉络受损,脉道不畅,血府失柔,发为本病。

肾乃先天之本,人至中老年,肾之精气渐亏。肾阴不足,虚火内生,灼津炼液,而成痰浊;肾气虚弱,气不化津,清从浊化,痰湿内聚;若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脾运失司,水谷精微失于正化,脂浊停聚,变生痰浊。痰浊壅塞脉道,痰借血体,血借痰凝,滞而为瘀,胶结血脉,心气营运不畅,遂成粥样斑块。

2.病理因素 

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瘀,以痰浊为重,二者常相互影响、相兼为患。痰来自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痰瘀亦同源。瘀阻气滞,水津失布,则凝而为痰;痰阻气机,血行涩滞,则郁而成瘀,形成特异性的病理改变。阻于脑络,则精明失用;阻于心络则胸痹、心痛;阻于肢体,则肢麻、肢痛。且常见痰与风、火、湿邪相兼为患,瘀常与气、热、寒杂呈。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AS的“*邪”致病论,可作参考,即*邪侵犯肌体造成脏腑血脉功能障碍,成痰成瘀。反之,痰饮、瘀血作为津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其本身皆能化*为害,形成痰*、瘀*。*、痰、瘀三者相互促生,形成恶性循环。以*为引发关键,以痰瘀互结成为AS有形之病灶。

AS总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亏虚为本,痰瘀阻络为标,相兼错杂,是动脉硬化发病的病理基础。在不同的患者,由于个体的差异,标本主次是不同的。素嗜肥甘,形体壮实,面色油腻晦暗,年岁尚轻者,一般以标实为主;而年老病久,体瘦不强,常苦腰酸膝软者,多以本虚为主。然而,标本之间每每相互影响,肝肾亏虚可致痰瘀内生,痰瘀阻滞又可进一步损伤脏腑,加重本虚,互为因果,肝肾更虚,痰浊更盛,瘀滞更重,使病情不断发展而致质变。

3.病理转归 

脉属奇恒之腑,为气血之通道,附属于心,连接多个重要脏腑及经络。久病痰瘀相互搏结于血脉,脉络受损,脉道不畅,血府失柔,可致动脉硬化形成。动脉硬化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可表现出各种病证,风痰上扰,清阳失展,则头目昏眩,如坐舟车,脑响耳鸣;风痰入络,则手足僵硬,拘挛弛缓,麻木不仁,感觉异样,口眼歪斜;痰火扰心,心神不宁,则心烦躁扰,夜不能寐,寐则多梦;痰火上炎,则面目红赤,口苦口干,烦躁易怒;痰湿上蒙,清窍不利,则头重嗜睡,善忘不记,性情古怪,口多痰涎;痰湿痹阻,胸阳失旷,则胸闷如窒,胸痛彻背。凡此种种皆由痰之作祟。瘀阻气滞,则胸闷、胸痛,连及胁背,喜太息,多郁虑,头身窜痛;络热血瘀,则面部暗红而有油光,烦热,头痛,心胸刺痛,肢麻;瘀滞寒凝,血脉不和,则胸痛,肢冷,畏寒喜温,甚至腿足发黑、坏死。上述各种临床表现可涉及中风、眩晕、头痛、不寐、健忘、胸痹、脱疽等诸病。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分析常航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