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水管里有东西阻塞,水流就会不畅,我们的动脉也是这样,血管堵塞会引起心梗、脑梗等疾病。
而颈动脉作为一个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如果它堵了,大脑就可能因此缺血,引发脑卒中(又称“中风”)。
颈动脉为什么会堵?该如何疏通这条连接心脑的生命线?专家,教你如何预防颈动脉堵塞。
全球近20亿人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为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心血管风险风向标,动脉粥样硬化往往发生很早,并在进入晚期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潜伏期和无症状状态。
近日,公布在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由帝国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学者共同参与的研究,对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患病人数和危险因素进行了评估,提出年全球有近20亿人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该课题组之前发表的中国数据中,预计到年,有2.7亿国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2亿人有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系统是连接心脏与大脑最重要的血管,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颈动脉特别容易发生堵塞,其病变可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病。
如果碎裂的颈动脉斑块随血流飘入脑中,可阻塞末梢血管,造成一小块脑组织缺血或坏死,可能出现头晕、行动困难、视物模糊等。
如果碎屑阻塞的血管较粗,可导致真正的脑梗或中风出现,如头晕、昏厥、摔倒、偏瘫、说话含糊不清、一侧身体感觉异常、认知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4个元凶加速颈动脉长斑
本质上,粥样硬化斑块是动脉硬化的表现。如果说颈动脉是“水管”,颈动脉斑块就是里面的水锈和污垢沉积。
病变初期,血流通道虽无障碍,但已是危险信号;斑块如果超过血管腔的50%以上,血流会明显受阻,发生斑块脱落、形成血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从左至右分别为:正常动脉、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一般来说,颈动脉斑块在我们20岁就开始“发育”了,40岁的时候开始变得明显。一些坏习惯则会让颈动脉加速“长斑”。
1.盐和糖过量
吃盐过量易升高血压,降低血管弹性,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建议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用一个啤酒瓶盖(去掉胶垫),平装满一盖,即相当于5~6克盐。
长期吃糖过量,可使胰岛素分泌过多,加重胰岛细胞负担,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变皱,诱发动脉硬化。
2.抽烟喝酒
主动吸烟和二手烟,都会损伤血管,增加血管硬化的风险。大量饮酒会引起血压波动,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生活中应坚决戒烟、限酒。
3.肥胖
肥胖者多伴有内分泌紊乱,且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容易发生动脉硬化。
4.不爱运动
运动不足,心脏泵血机能弱化,血液流速减慢。
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等沉积在体内,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弹力减弱。身体的代谢废物不能尽快排出体外,加速血管硬化和管壁增厚。
做好5点让颈动脉“通畅”
颈动脉是间接反映全身动脉系统的一个窗口,如果颈动脉发生病变,意味着其他部分动脉,如颅内动脉、冠状动脉等也可能“生病了”。
专家认为,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不论患者有无症状,都需要尽力纠正可能导致血管阻塞的危险因素。
降血脂
将血脂维持在正常水平,尤其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与动脉粥样硬化息息相关。
日常应注意饮食控制,尤其是肥胖人群,少吃油炸食物。有必要时考虑服用降脂药物。
注意早期信号
颈动脉堵塞早期可能表现为突发头晕,时不时一侧面部麻木、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者短时间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等,此时应及时检查。
防治慢性病
预防颈动脉堵塞,应先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肥胖等慢性疾病。生活中要做到戒烟限酒,控制肉类、油脂和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谷物及薯类食物。
多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避免多余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在血管壁堆积,减少颈动脉硬化的可能。
及时治疗
一般来说,人老了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动脉硬化。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三个指标:斑块的大小及稳定性、是否造成狭窄和狭窄程度。
临床上一般建议: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或斑块达到血管腔50%时,就需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危险因素。
对于颈动脉斑块伴狭窄50%以下,且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是否选用药物治疗。
狭窄在50%~70%之间,且有症状的患者;或狭窄超过70%,无论是否有症状,均需介入甚至要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