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30岁,真的太可惜了。"
医生看着瘫坐在手术室门口,哭成泪人的母女,不禁感到心痛。女人失去了丈夫,5岁的孩子失去了父亲,没有了顶梁柱,这个原本幸福的小家也变得支离破碎......
年轻的爸爸叫阿奇,上个月才踏入30岁。平日喜欢吃油炸食品,工作太忙,就喜欢喊西式快餐的外卖,周末晚上还会喊上几个朋友到家里喝点小酒,吃炸鸡,吃烤串,高油高盐饮食是常态。
由于非常喜欢高热量的食物,但又不爱运动,阿奇的体重从大学毕业后就直线上升,婚后更是从斤暴长到斤。
病发期,阿奇还跟往常一样,啃着炸鸡腿,喝着啤酒,瘫坐在家里看电影。
妻子在晒被子,想喊阿奇搭个手,喊了半天也没见回应。来到客厅,就看到阿奇晕倒在沙发上。
医院时,阿奇已全身湿冷,意识模糊,即便输了升压药,血压也只有77/53mmHg。还没来及上手术台,阿奇的心脏就停跳了。
而阿奇心肌梗死猝死的罪魁祸首就是超重、超胖以及不良饮食生活习惯。
猝死,一个并不陌生的词。每隔一段时间,关于“猝死”的新闻就会占据新闻热搜,加班猝死、跑步猝死、洗澡猝死......
猝死常常猝不及防,发生得很突然,但事实上,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
一、猝死背后都藏着这样的规律
年4月,刊登在《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的一篇分析了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研究,揭秘了猝死里的一些发生规律。
研究发现,猝死的诱因中,情绪激动、劳累者占比较多,其次是血容量改变,饮酒、过饱、轻微损伤、手术等也是较为常见的诱因。
而在猝死原因方面,心源性猝死为首要原因,占所有原因的57.76%,第二为肺源性猝死,之后脑源性猝死。
在既往史者中,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人群,发生猝死的概率更高,其中以30—63岁为高发年龄段。
这些用生命总结的规律,也告诉了我们,人真得可能会因情绪激动而亡。
二、猝死其实有迹可寻,这4个明显症状,别忽视
猝死就如同在身上绑了一个定时炸弹,还来不及反应,炸弹就被引爆。但其实猝死并不是无迹可寻,通过一些症状,也可以尽早剪断引爆电路。
1.常常胸闷、心慌
在无激烈运动、缺少睡眠等情况下,常出现反复胸闷、憋气、心慌等症状,休息一段时间后有所缓解。很可能是冠心病导致,此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的,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梗死,诱发猝死。
2.不明原因的胸痛
感觉胸部有闷痛的感觉或是有压迫感,身体乏力、头晕等不适,这些都是心肌缺血的信号。当发现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都可引起胸痛,促发猝死。
3.不明原因的晕厥
晕厥多与大脑供血不足有关,是发生猝死的重要前兆,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就要警惕是否心源性晕厥造成。
4.眼前发黑或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猝死的一大原因,脑卒中发作前,患者可表现出眼前发黑、肢体一侧或双侧麻木,此时应马上就医,以防病情快速恶化。
三、一旦遇到猝死情形,应该如何急救?
猝死很难自救,只能依赖旁人快速反应。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步:拨打“”,尽可能详细告知所在位置,患者状态等;
第二步,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保持患者呼吸畅通。
第三步:实施胸外按压,两手掌根部上下重叠,两手手指翘起抬离胸部,用上半身体重加肩臂肌肉力量,在与掌根垂直方向上用力向下按压,肘部不可弯曲,大力按压,配合人工呼吸,30次胸外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为一组,5组一个循环,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只有抓住*金救援时间,患者的存活率才会更高。
四、远离猝死,做好这3点
预防猝死,就要尽早改变生活的不良习惯,做到以下几点:
1.充足睡眠,减轻压力
熬夜非常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尤其是患有基础班或是家族史的人群。经常熬夜或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下,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2.健康饮食,戒烟戒酒
减少高脂、高盐、高糖的饮食,多食用绿色蔬菜、水果,减少脂肪在血液的积累。同时尽早戒烟戒酒,这些坏习惯都会破话心肌细胞,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发生。
3.合理锻炼,定期体检
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人群,应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锻炼,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普通人群,可适度锻炼,每周的运动量应保证至少有分钟,运动后记住要拉伸。
总之,高危人群还应每年针对心脑血管进行专项体检,日常血压、血糖监测不能少,当发现异常,及时控制病情发展。
猝死的发生难以预料,所以做好的办法,还是以预防为主,尽量远离猝死诱因,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医生解剖了多例猝死者后发现:猝死的人都有这些规律!》.健康时报.-08-06
[2]《28岁员工猝死!猝死盯上年轻人,主要和这些因素有关…》.科普中国.-02-24
[3]乔岩.警惕身体给你发出的猝死信号[J].《新天地》,:44-4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