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脑卒中等高发疾病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像高血压、糖尿病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富贵病”,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势头。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从年仅5%已经攀升到25.5%,每百名成年人就有25人是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已经成为心脏病、脑卒中、肾病背后隐形的杀手。据调查,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目前,我国3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超过了万之多,究其原因,往往是饮食不规律、熬夜、缺乏运动。在屡见不鲜的年轻人熬夜加班猝死等新闻里,高血压往往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先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及药物疗法
要想正确预防高血压,我们首先要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我们的心脏,可以被理解成一个水泵,它通过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着人体的血液循环。所以,我们在测量血压时,都会有一个收缩压和一个舒张压。
当心脏收缩时,心室里血液被挤进了主动脉中,此时主动脉血管承受着来自血液的压力,这就是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就是舒张压。所以,血压就是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当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了正常指标时,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当人体的血管出现了管壁增厚、管径减小、管腔粗糙、弹性降低等情况后,血液在流通时遇到阻力,血流速度逐渐减缓,正常的压力无法让血液顺利通过血管,这时候心脏为了把血液送达身体各部位,就会使出更大的力,由此导致血压上升。
有的高血压会通过引起头晕、头疼的方式,向我们发出警告;也有的高血压比较隐蔽,让患者直到心脏、血管、大脑、肾脏等部位出现相关症状,会大幅度提升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传统上的药物疗法,一般是针对血压高症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使用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来舒缓血管,实现降压目的。不过在临床上,每个患者对不同药物的适用性差异也是很大的,很多患者往往发现自己陷入了“尝试新药→药效不佳→再尝试新药”的恶性循环中。
干细胞疗法对高血压治疗的效果
如果说传统药物疗法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改变生活方式又有些“缓不济急”,那么干细胞疗法的出现,可以说是广大高血压患者的福音了。比起充当高血压的“救火队员”,干细胞疗法的最大优势就是从根本上改善心脏和血管,从细胞层面修复受损的供血系统,实现降压的目的。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身特有的“归巢机制”,会让它在心血管环境中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心脏和血管功能进行修复,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有效增加高血压的治愈率。
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除了保证血管内壁的光滑之外,还可以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前列环素2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等多种作用,帮助血管恢复到新生状态,改善血管功能。对于往往和高血压并发的心肌缺血、坏死或功能缺陷,干细胞也可分化成多种心肌细胞,全面恢复心脏的各项生理功能。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对于高血压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对于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一项由中国人民解放*第医院的临床试验表明,通过采用手术联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方法,一个月后,总有效率在95%以上,且受试者的语言、肌张力和肌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随着近些年高血压的高发势态与年轻化趋势,采用干细胞疗法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正逐渐成为目前临床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干细胞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心血管质量,从源头上抑制高血压的发生,对于高血压治疗是一场医学革命。
不过预防胜过治疗,我们也不可忽视了改善日常饮食习惯、少熬夜、多运动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效果,医院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关于高血压的干细胞疗法,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对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你会心存顾虑吗?
参考文献:
1: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赵旺,叶平,胡大一,等.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再分析DYSIS-China横断面调查[J].中国心血管杂志,
3:陈文斗,玉石等,手术联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中国老年学杂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