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原诗乡的绝地突围来自贵州纳雍县脱贫攻坚
TUhjnbcbe - 2023/6/27 23:04:00

“夕阳在三千万座大山上

撞得头破血流……

一年又一年地,殷红而沉重的高原啊

他们的泪水像冰凉的山泉浸痛你

他们的背脊像倾斜的山石倒向你……”

30年前,面对黔西北重重大山的包围,纳雍青年诗人陈绍陟发出了最高亢、最悲壮的呐喊。
  任何地理位置的西北,大都是偏僻荒凉的代名词。纳雍,与威宁、赫章构成黔西北的“穷三角”,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生态贫瘠、苦甲天下。
  30年前,联合国专家来此考察,丢下的是一句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年,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开启了中国在最贫困区域“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互相促进”的改革试验。
  弱鸟先飞,滴水石穿。自那时起,纳雍人民展开了一场历时30年可歌可泣的反贫困斗争。*的十八大以来,纳雍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拼搏精神,向绝对贫困发起最猛烈的进攻。自年实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以来,全县脱贫人,贫困发生率从23.17%下降到2.96%。
  作为省“9+3”挂牌督战深度贫困县之一,纳雍彻底解贫,牵动省委、省*府的心。在“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尖峰时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先后亲赴纳雍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当前不能等的事先干起来,把直接影响按时打赢的硬任务干起来,把规定时限必须完成的事干起来,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年初夏,我们再次踏上高原诗乡纳雍,山与谷之间,青山如黛入画图,田野村庄换新颜,百姓逐梦绿富美。“纳威赫,去不得”,这句世世代代贴附的贫困标签正在被撕去,让人感叹“了不得”的脱贫新故事在莽莽群山的见证下繁茂生长。  
  从悲壮走向豪迈,从极贫奔向小康。砸碎“三千万座大山”贫困沉重的枷锁,高原诗乡正以浓烈的色调挥就反贫困斗争最激荡人心的诗行……

寨乐镇的辣椒基地

痛与梦的交织

“群峰豁开山口,山民们豁开胸膛

一条条鞭影一条条驿道

血衣飘满山头

躬起的背脊陡峭地铺成石板在劲蹄之下

溅起了火种,石缝里草芥岁岁枯荣……”

什么样的土地,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诗歌。
  物质的贫乏并不代表文化的贫困和精神的空虚,纳雍诗人的数量和影响,在贵州文学史上被誉为“纳雍诗歌现象”,在全国颇有影响,且诗情从未消退。
  令我们吃惊的是,据说上个世纪,纳雍有人煤油灯都点不起,但是居然围坐在火炉边,藉用柴火的光亮读诗写诗。
  贫穷,刺中生命的痛处,也孕育着一个茁壮的梦想。
  “山上*河坝,秋冬雾气大。山高路不通,吃粮不过夏。”*河坝就是今天纳雍县勺窝镇*府驻地一带。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想修路进*河坝,必须打穿吊水岩旁边的悬崖,*河坝才有“出路”。  
  为了找寻出路,纳雍县领导组织当地群众凿山,缺少炸药,就用煤块堆在山石上烧,直到石头崩裂开口子,再用钢钎一锤锤凿,渴了,喝一捧山泉,饿了,烧洋芋果腹……历时两年半,一条米公路隧道把这个荒坝坝与外界连通,这条极其简陋的隧道成了联结当时三个乡镇运输的主动脉!

勺窝隧道内凹凸不平的手工遗迹

行走在隧道内,侧壁布满着凹凸不平的石窝,当年手工打造的遗迹依然清晰。  
  吊水岩隧道纪念碑被风雨剥蚀,但“一锤一錾,百折不挠,战天斗地,勇往直前”的勺窝隧道精神却积淀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引领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纳雍*员干部和群众:砸开枷锁,找寻出路。

勺窝隧道仍在通行

在寨乐镇一望无垠的辣椒种植基地里,我们见到了一位“超人”——寨乐镇*委副书记许超。
  如果不是旁人确认,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位背形佝偻,两鬓花白的干部年仅34岁。
  大学毕业当兵,不幸在训练中摔断上脊柱,从*旅转向脱贫攻坚一线,许超透着一股蛮劲儿。
  年以来,许超先后任厍东关乡李子村、羊场乡戈落村、菜籽地村第一书记……短短几年,路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他却因一再耽误脊柱手术时间,导致脊柱病变。
  年轻的未婚妻撂下一句话就走:“这婚还结不结?”
  相对于未婚妻的“*令状”,许超对完成寨乐群众如期脱贫的*令状显得更为急迫。
  战疫又战贫,从2月中旬开始,纳雍县紧急调运3万只口罩投放农村,全县*员干部带着各族群众奋战春耕。
  我们问:背痛不痛?
  许超深吸了一口气说,“再痛也要忍住!好不容易产业快成功了,我舍不得走。”
  长年累月地服用西药,激素导致许超的肚子鼓凸出异于常人。
  每天,分管大农业工作的他,要驱车前往各地种植基地督战。他甚至花了一千元买了台高倍望远镜,站在*府办公楼前就能随时远眺那一亩亩长势喜人的经济作物。
  “红色产业——辣椒,*色产业”——韭*,白色产业——红托竹荪,黑色产业——黑木耳,紫色产业——紫菜薹。”仿佛许超口中如数家珍的“五色产业”,让他隐去了背脊的伤痛,交织成一个五彩斑斓的梦。
  梦想铺展的背后,是纳雍县以纵深推进产业革命为抓手,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跟她保证,等乡亲们脱贫了,我去北京把病变的脊柱碎掉接上钢针,称称头头结婚。”许超的眼里有光在闪动。
  离开的时候,我们回头再看“超人”的背影,像极了一张弓。黑转绿的变奏

村民在照顾蚕宝宝的饮食起居

切桑叶、进蚕房、喂幼蚕……在纳雍县勺窝镇,喂养桑蚕是罗幺妹一年多来最重要的事。
  自去年4月从农家妇女转变为每月收入元的养蚕技术员,罗幺妹便成为种桑养蚕这一“古老”产业的门徒。养蚕,亦成为目前她人生中最美的变奏。
  “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做梦都没想到!”
  30年来,从来“向大山讨生活”,只知苞谷洋芋的罗幺妹,缘何过上“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答案是一场席卷贵州、如火如荼的农村产业革命。

邓瑞式与村民查看桑树长势

漫长岁月演变中,时间给纳雍留下的,是望不透的大山、极端的赤贫和无尽的苦痛。
  在毕业试验区的改革试验中,民革中央帮助纳雍找到了深埋地下的“乌金”。亿多吨煤炭储量,一时成为纳雍群众的希望。
  勺窝曾经也是煤炭大镇,煤矿厂、洗煤厂的红火,也只给地方财*贡献了一定税收,当地村民却依旧扛着“亘古不变的贫困”,在山坡上艰难跋涉。
  年初,农村产业革命的强音送进纳雍的大山深处,勺窝百姓期待多年的转机顷刻间到来。
  曾在勺窝开办洗煤厂的邓瑞式顺势转型,组建纳雍瑞慧桑蚕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探索发展高山地区种桑养蚕新模式,罗幺妹正是此时踏进蚕房、开始学习种桑养蚕。
  龙头企业引领,村级合作社配合,贫困户利益联结……桑蚕产业让勺窝干部群众沸腾了!
  “为了抢时节,干部领着村民上山栽桑树,白天黑夜地干!镇长李欢脚崴了,怎么劝都不肯下山,跟在队伍后面瘸着也要栽!”邓瑞式感叹,有这样战天斗地的精神,何愁产业发展不成?  
  经过近2年发展,勺窝镇桑蚕种植已达余亩,养殖蚕房覆盖17个村,总面积平方米,建成4条蚕丝被拉丝生产线。一条种、养、加工一体化的桑蚕产业链雏形初现。

技术工人捧着竹荪

年,罗幺妹帮公司养蚕同时,又领5“张”大蚕回家养。一季下来,扣掉成本,另赚了八九千元。
  “黑”转“绿”的发展变奏,在勺窝镇西南方10多公里的骔岭镇,同样在生动上演。
  一座海拔2米的山神箐,在一个人的执着中,“长出”一片亩的高山茶园。
  谭正义,生在骔岭,长在骔岭,曾是当地搞煤矿开发的“知名人士”。年,谭正义从地下“转战”地上,发誓要在高山上种出有机茶。
  “这是我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采煤把生态破坏了,我必须把山‘救’回来。”恢复生态、福泽子孙,是谭正义心中最大的梦。
  年,历经三次失败的谭正义最后一次放手一搏,茶苗终于成活,亩荒山变身全国知名的高山茶园,曾经因采煤千疮百孔的山神箐换上“新装”。
  从“毁绿”到“懂绿”,谭正义呵护培植了一个绿色生态的长效产业。
  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58.95%,年新种植5万亩茶、7万亩皂角、8万亩刺梨,52万亩马铃薯、11万亩辣椒……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书写着纳雍农村产业革命的全新篇章。
  邓瑞式与谭正义,两位不同的“煤老板”,有着同样的期许——用生态发展为纳雍百姓铸就金山银山。苦与乐的深情

寨乐镇*委副书记许超走在食用菌大棚的产业路上

背水一战、决战决胜,作为极贫乡镇之一,纳雍县董地乡*府门口,“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倒计时牌上闪烁的数字十分显目。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冲刺,成为纳雍县最激越的战斗号角。
  “董地乡要争取在5月底把所有短板全部补齐,不仅要按时完成任务,而且要精彩出列,高质量脱贫。”董地乡“90后”乡*委副书记、乡长陈彬话语间有青春的热血和冲劲。
  ——全乡个红托竹荪大棚已经建成,亩辣椒、亩蔬菜种植有序推进,确保低效作物不仅调得下来,还要调出特色和效益。
  ——新增30万羽蛋鸡养殖场,新建头规模养牛基地,继续推进地方特色品种糯谷猪产业化示范,拉动全乡养殖业发展。
  ——塑料包装厂已经投产,地膜厂正在加班加点建设,两家工厂每年将产生多万元的产值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5+2”“白加黑”,24小时三班倒,所有项目都是“倒排工期”,“抓晴天,抢阴天,战雨天”,董地的干部群众一条心、一股劲,誓要撕掉贫困标签。
  行走董地,我们听到这样的故事:
  董地乡副乡长王江梅因操劳过度引发心脏三尖瓣少量反流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一周的住院期没满便赶回工作岗位。
  4年前,董地乡扶贫工作站负责人王庆宇辞掉年薪10多万的工作成为一名钱少事多的“扶贫特岗”。每每到县城开会加班到深夜却“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常有埋怨,他却说,“只有睡在董地,心里才踏实。”
  一切为人民打算,奋力为小康实干。这份踏实,烙印在人民的心窝里;这样的深情,镌刻在时代的坐标上。
  珠针在手指间一挑一串,一片花瓣就钉在连衣裙上。傍晚,夕阳斜照进白水河社区鸽子花风情小镇扶贫车间,离下班还有20分钟,捏着绣针的邱梅看了看时间,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这是邱梅在家门口上班的第二年。年,她一家4口从纳雍县勺窝镇高石坎村搬到了县城,变身白水河社区鸽子花风情小镇的“新市民”。
  “医院,哪里还需要出去打工。”吃苦耐劳的邱梅就在家门口的巧手珠绣厂找到了工作,她与工友们生产出的绣品远销海外。
  跨过千山来,奔向幸福去。邱梅是纳雍4万农民进城开启新生活的缩影。当明亮宽敞的楼房取代了漏风昏暗的老屋,开满鲜花的社区硬化路取代了泥泞的山路,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取代了背井离乡的奔波,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生发裂变,浇铸成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答卷。
  “一切为了万纳雍人民的幸福小康!”纳雍县委书记彭华昌斩钉截铁地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懈怠。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省委、省*府倾心倾力指导,为纳雍各族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撕掉贫困标签注入了不竭的拼搏动力。我们将坚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努力抢时间补损失,全力以赴发起最后总攻,确保两场战役都要打赢,两个胜利都要必得。
  从“忧居”到“优居”,从“苦业”到“乐业”,高原诗乡一代又一代诗人们曾苦苦吟哦,*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有了更为壮阔的注解:

“在这个早晨

山的绝壁在红霞中显现出高原人的宣言

太阳复活了,从那深深的沟壑间

旋上高原的斜脊,在绝壁边缘

腾飞起来!”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马刚李中迪庞博

图/邓刚编辑胡锐编审李劼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原诗乡的绝地突围来自贵州纳雍县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