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省内首例TaurusElite二代可回收主动脉瓣植入、我院第6例TAVR手术
7月25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赵云鹤、副主任李波、主治医师宋蓓蓓、王其磊组成的TAVR团队,在医院麻醉手术科、介入手术科、西院超声科等多学科协同努力下,医院第六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也是省内首次应用二代TAVR装置TaurusElite。与第一代TAVR装置相比,其输送器增加了可回收的功能,使得术者在首次释放位置不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对瓣膜进行回收,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精准性。
患者是一名68岁女性,主因“反复活动后胸闷、喘憋2月余,加重4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房颤病史。医院就诊,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经药物治疗均效果不理想,且症状逐渐加重,遂于医院就诊。入院后行心脏彩超示:双房及左室增大,主动脉瓣增厚、钙化,交界处粘连,主动脉瓣钙化并狭窄(中度);主动脉瓣反流(中-重度),LVEF:47%。谜团解开,患者病因得以明确,要想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必须解除病因,经团队评估,决定对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术前完善冠状动脉及主动脉CTA:冠脉评估:左冠开口高度18.8mm,右冠开口高度21.9mm,高度可。主动脉根部评估:CT数据显示该患者为三叶三窦式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瓣环周长81.5mm,平均周长径26mm,SOV:31.8mm*31.5mm*29.6mm,瓣叶增厚,瓣上未见明显钙化,瓣环水平夹角58°。外周血管及主动脉弓解剖:入路血管无严重钙化及其他病变,双侧血管内径良好,整体入路血管条件良好。
评估与讨论:该患者为一例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中重度反流的患者。病人主动脉瓣环与水平夹角大,近横位心,且患者主动脉瓣纤维化增厚明显,无明显钙化,人工瓣膜可能发生位移,有瓣膜滑脱风险,左室传导阻滞风险较大,经再三讨论决定应用TaurusElite可回收功能,接近零位释放,多次校正释放位置。
手术过程概览:
术前平均跨瓣压差36.7mmHg,左室射血峰值流速cm/s,造影示明显反流。
两次球扩,第一次向主动脉内滑脱,第二次球囊扩张正常,未见明显腰征,按术前评估选择AV29号瓣膜。
造影下第一次释放,定位不理想,回收后预备重新释放
精准再定位,释放于预定位置,瓣膜工作状态良好,造影示微量瓣周漏。
术后即刻评估:
造影,超声示微量瓣周漏,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缺瓣口面积、跨瓣压差、最大血流速度)。
在TAVR手术过程中,主动脉瓣膜的释放尤为重要,其释放的位置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如释放位置不理想不但不能解决瓣膜反流问题,还有可能会引起冠脉血流受阻、房室传导阻滞、循环崩溃等并发症,我们选用的二代TAVR装置TaurusElite具有可回收功能,在瓣膜释放位置不理想的情况下,可回收重新释放,是TAVR治疗上的一重大突破,让我们团队能够更加精密地确定瓣膜释放位置,为患者带来了更多获益。
供稿:西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宋蓓蓓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