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较为头疼的疾病,其发病率高、造成的死亡率常年占据众多疾病死亡率首位,40岁及以上的中年男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在所有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死亡率是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从我们的主动脉根部发出,为我们的心肌提供新鲜血液,但当冠状动脉由于多种因素作用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伴血凝块便会导致冠状动脉阻塞或者狭窄后就会导致人们的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或者心肌坏死的症状,最终出现心源性猝死!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机理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心源性猝死的原理可能就是心室颤动!猝死前心室颤动能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与之相反的可能会发生逆转的便是无器质心脏病失常死亡又称为特发性心室颤动,特发性的心室颤动是突然不明原因意外发生的原发性室颤,一般只要进行恰当的相关药物治疗便会增加其患者的存活率。
◆
01特发性心室颤动发病症状
到目前为止尚暂无与特发性心室颤动有关的前瞻性研究数据,根据过往回顾性研究资料中可以了解到,特发性心室颤动发病前基本无相关特异性症状:
◎典型症状
-眼前发黑
-昏厥甚至反复昏厥
由于心室电活动极为混乱,心室肌虽然有收缩但无相关有效心排放量,进一步使得心室泵血量减少,而供血量的减少必然会引起脑部血管血液不足,导致脑供血不足造成患者眼前发黑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昏厥,且可能会出现反复昏厥的情况,但有的患者出现昏厥后会自然终止。
◎病情加重相关表现
-意识不清抽搐
-无法正常呼吸
-猝死相关并发症
当室颤发病后如未及时得到相关有效治疗可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而从发病到最后的心源性猝死的速度较快,大概是一小时之内且猝死没有先兆且不可预测。造成患者意识不清甚至无法呼吸导致心脏猝死的原理与典型症状的原理一样。
◆
02特发性心室颤动致病原因
由于目前对特发性心室颤动疾病的研究较少,所以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在一些回顾性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某一些特异性人群较为容易罹患特发性心室颤动疾病:
◎相关家族史
据回顾性资料研究,多例特发性心室颤动患者都有相关家族发病史,特别是家中父母、子女或者兄弟姐妹这类一级亲属人群。
◎中年男性
据现有临床资料可知,特发性心室颤动的高发人群与心血管发病的高发人群相一致,都为40岁及以上的中年男性。
◎长期心理压力大
在有关室颤猝死的数据研究中可发现,其中8%的死者皆无检查出无心脏器质性的改变。而在患者突发特发性心室颤动前都具有较多的心理压力,而长期不佳的心理可能会影响心室电波的正常性。
◎精神受到严重刺激的人群
同样的在患者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时也可能会促使发生特发性心室颤动,大喜大悲的精神刺激可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进一步的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衡。
◆
03就医治疗
◎检查
当人们出现不明原因的眼前发黑、抽搐等相关了类似于特发性心室颤动的前驱性症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而当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抽搐、意识不清、昏死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不可做片刻耽搁。一般怀疑自己罹患特发性心室颤动医院的心血管内科或者急诊科。
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述症状情况进行以下检查进行最后的诊断:通常医生会进行体格的初步检查,但为进一步的确定相关疾病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心电图、电生理检查、运动试验、超声波动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血液检查等相关检查。
当然除此之外医生可能会安排患者进行基因检测,而基因检测一般是针对于有相关家族病史的患者来说,特别是一级家属(一级家属包括了患者父母、患者的子女以其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具有心律失常或者昏厥抽搐相关病史的患者。
◎治疗
特发性心室颤动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很难做到根治且预后效果较差,目前只能通过相关治疗手段减少相关性的心律失常,尽量减少特发性心室颤动的复发率及其所带来的致死率,所以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及心率监测。
-药物治疗
目前对于特发性心室颤动的用药报告差异性较多,目前有报告显示IA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较为有好,服用相关IA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事后在此发生心室颤动及猝死的机率远低于其他。
-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特发性心室颤动的治疗也可选择手术——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据相关数据显示植入相关除颤器的患者复发率较低。
◆
04日常预防
到目前为止特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目前也无相关有效针对性的预防手段,但是日常人们可长期有规律的进行体检可尽早筛选发现问题,除此之外人们日常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优化饮食结构
虽说目前特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不管是什么疾病都与人们日常的饮食结构有关,日常高盐高脂的饮食习惯会加速血管的病变甚至会出现相关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日常人们应该注意改变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
◎戒烟戒酒
据相关研究表明,烟酒可增加人们患病的机率,其中烟草中含有70多种致癌因子,虽不能说抽烟会导致特发性心室颤动的发生,但是其心室颤动的发生必然离不了烟草中致癌物质的刺激。
◎及时缓解压力避免精神刺激
据不完全统计,特发性心室颤动的患者发病前大多受到相关的精神刺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面临的机会在不断变多,于此同时所面临的压力也是不断叠加,面对不良的情绪及压力应该及时缓解。
结语:40岁上下的中年男性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是家中顶梁柱。但往往这时候很多疾病却悄无声息的找上门,为了减少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特别是中年男性日常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安排体检包括心电图检查的常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