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常用药对常航
TUhjnbcbe - 2023/3/24 20:25:00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70028.html

(一)肝肾阴虚,首乌、*精滋肾养肝

首乌味甘、涩,性温。补益精血,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本草正义》曰:“首乌,专入肝肾,补养真阴,且味固甚厚,稍兼苦涩,性则温和,皆与下焦封藏之理符合,故能填精益气,具有阳阳平秘作用。”

*精味甘,性平。具养阴益气、滋肾填精之功。张石顽称:“*精为补中宫之胜品,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之功。”

首乌配伍*精,平补肝肾,调节阴阳平衡,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两药均有降低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作用。

(二)痰瘀内结,海藻、水蛭化痰消瘀

海藻味咸,性寒。有软坚化痰之功,能祛经隧胶着之痰。《本草崇原》曰:“海藻,其味苦咸,其性寒洁,故主治经脉内外之坚结……主通经脉。”

水蛭味咸、苦,性平。具逐血破结软坚之效。《神农本草经》谓其能逐恶血、瘀血、利水道。《本草经百种录》记载:“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得而无害也。”小剂量水蛭常服活血化瘀不伤正。

海藻配水蛭,痰浊得化,瘀血得消,血脉自畅,无论虚实均可使用。

(三)脾虚痰盛,白术、茯苓健脾化痰

白术味苦、甘,性温。补脾益气,燥湿和中,健脾燥湿,常用于脾失运化所致的痰饮,胸胁痞满,目眩心悸。

茯苓味甘,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长于利水渗湿,适用于脾虚痰湿较盛者。

两者相伍,其健脾燥湿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脾虚湿困引起的头晕目眩,胸满腹胀,四肢倦怠,口淡不渴,便溏,泄泻以及水肿。

(四)痰浊蒙窍,石菖蒲、郁金豁痰开窍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神农本草经》谓石菖蒲“通九窍”,久服“不忘,不迷惑”。功擅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为治痰瘀浊邪蒙闭清窍所致健忘、失眠、痴呆、中风等症之要药。

郁金味辛、苦,性寒。为血中气药,功擅活血止痛,清心开窍。长于治疗肝郁气滞血瘀之胸胁痛症,还用于热陷心包或痰热内闭所致的神志不清,烦躁郁闷,癫狂或癫痫。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能减轻高脂血症,防止主动脉、冠状动脉内膜斑块形成。

石菖蒲以开窍为主,郁金以袪痰为要,二药相伍,相互为用,相得益彰,行气化痰、豁痰通窍之功倍增。

(五)瘀热互结,牡丹皮、丹参凉血散瘀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妄行,为凉血活血要药。其煎剂能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丹参味苦,性微寒。功能活血止痛,凉血消肿,除烦安神。药理研究也证实其所含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等)及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等)能扩张冠状动脉、股动脉和肢体血管,增加其血流量,对抗血栓形成。

二药合用凉血散瘀,用于瘀热相搏引起的心腹疼痛以及热入心营、烦躁不眠等。现代用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病*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等。

(六)脉络瘀阻,桂枝、赤芍通络除痹

桂枝味辛、甘,性温。宣散温通,温通一身阳气,流畅血脉,行里达表,透达营卫,横行肢节。有温经通脉之功效。药理研究发现本品有抗凝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赤芍味苦,性微寒。性散而降,泻而无补,善走血分,为凉血散瘀之要药。其所含芍药苷、芍药花苷、牡丹酚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芍药有赤、白之分。金代成无己提出:“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

故桂枝与赤芍配伍,活血通脉之效尤著。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肢体麻木不仁,肢凉、肢痛,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常用药对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