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947293563234773&wfr=spider&for=pc有一句话,血管足够好就能活得足够长,所以对血管健康的议论是热点,有人相信科学,有人发现商机,有人编起了童话吸引目光。童话里都有战胜妖怪的法宝,生动有趣,经过不断完善,就有了各种版本,深入人心。
今天,广东卫生在线就和大家聊聊那些被童话耽误的血管……
童话一:
软化血管的药
随着体检的普遍开展,拿着报告单来咨询的患者非常多。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指着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心情沉重地说:“大夫,这里写着主动脉硬化,赶紧给我开点软化血管的药吧。”
实际上不管是血管还是心脏都是人体的消耗品,血管的硬化从十几岁就开始了,甚至有人观察到婴儿的血管也出现脂质条纹,血管的硬化跟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很多因素有关,就像有的人头发白得早有的人白得晚是一个道理。
加速血管硬化的后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肥胖、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等等,长期的不良刺激造成血管硬化,基本是不可逆的,所以血管不是用来软化的,是需要爱惜使用的,戒烟、戒酒、减重、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以减慢血管硬化的速度和程度。
目前的科学水平还做不到长生不老,也没有所谓软化血管的药,保健品和养生节目画的饼,并不能充饥。所以这位血管硬化的患者可以逐一排查后天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让血管硬化得慢点再慢点。
童话二:
让血液变清
一位好朋友曾正儿八经地问我,怎样让血液变清?我不禁大笑,血液变清人还能活吗?血液的成分有很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各种蛋白、胆固醇、电解质、水等等,血管里的血液担负着运输人体各种养分的重大任务,不到一分钟就能全身跑个来回,运输能力极为高效。
但是血管里确实也有一些所谓的垃圾,它们是一些正常成分的代谢产物,循环中最后流经肾脏可以一并清除。
还有些不和谐因素是某些成分过多,比如红细胞,红细胞主要是用来携氧的,在高海拔地区,空气中氧含量低,为了保证人体供氧,身体会自我调控,产生较多的红细胞来“背氧气”,“背氧气”的红细胞多了,就容易拥堵。还有些人夜间打呼噜,严重的甚至呼吸暂停,这种情况也会造成缺氧,身体同样会产生过多的红细胞来。还有吸烟的朋友,血液里面都会有更多的红细胞。
要减少这些因素,必须该治疗就治疗,该戒烟就戒烟,该侧卧位减少打鼾就侧卧位休息,甚至使用呼吸机改善通气,当身体感知不缺氧了,也不会搬救兵了,血管里就不会有过多的成分,也不会造成拥堵了。
再打个比方,当我们摄入过多油脂,身体代谢不掉,血脂升高,胆固醇就会增多,这些过多的各种成分就像在一锅八宝粥里多加了各种豆子,豆子多了,水少了,能不稠吗?但是豆子太少了,粥里水多米少,养分不够还能让我们的机体充满活力吗?要知道即使是人人害怕的胆固醇,不但参与细胞膜合成,还与许多激素合成,对胆汁的形成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血液成分一个都不能少,多了也不行,水至清还无鱼呢。
童话三:
保健品可以去掉斑块
我们先看看斑块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的血管像分了三层的橡胶管,柔软而有弹性,管腔最靠内的一层叫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组织组成,内膜非常薄,是三层里最薄的,而内皮只有一层扁平细胞,正常情况连接致密而完整。
当内皮发生损伤,胆固醇乘机而入,在内皮下沉积,如果没有措施阻止会越积越多,成了薄皮大馅的大饺子。内皮一旦撑破,里面的斑块脱落,血管里流动的血小板就会一拥而上用身体堵住破口,自以为堵住破损干了好事,实际形成血栓,或者就在原地堵塞血管腔,或者顺着血流开始了到处堵塞的罪恶旅程。
所以产生斑块必须有内皮的损害及血脂的升高,缺一不可。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时间等都会伤害我们的血管内皮,只有最后一项是不可抗拒的,其他很多因素都能控制。
至于血脂的治疗,他汀应该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它可以稳定斑块,缩小斑块,甚至消除斑块,而什么都能治疗的万能保健品,只是肥了各种大忽悠的腰包。
童话四:
血管没有斑块血液也正常就不得冠心病
刚才说到血管分三层,中层有平滑肌,血管的收缩全靠这里,即使血管没有斑块,血脂不高,当寒冷、情绪波动、短期大量吸烟时会使血管收缩,远端心肌供血受阻,便会发生心绞痛。
如果收缩痉挛的时间足够长,心肌缺血时间足够严重,最终导致坏死,形成心肌梗死。即使之后血管舒张了,管腔也通畅了,可是远端坏死的心肌是不可恢复的,所以,血管不但平时要爱惜,还要戒骄戒躁,避免激情犯罪,控制情绪。
童话五:
每年定期输液冲走血管垃圾
血液里的成分本来就有水,适度的喝水就是在源源不断地往血管里输送水分。
如果能正常喝水而且有必要用药,口服足矣,不必输液,输液的过程本身就是对静脉的一种伤害。另外,输液对斑块一点作用也不起,而血管里的代谢废物在我们的肾脏就会正确垃圾分类,妥善处理。所以,输液冲垃圾又是童话大师的杰作。
让我们对血管进行科学呵护,用得久些更久些。童话虽好听,还要会听呦!
作者|孟晓冬
编辑|杨重尹蓁责编|黎晓心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