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协会动脉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学委员会官方期刊《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学》(ATVB)6月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医院急诊科胸痛中心陈玉国、徐峰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杂志封面为充满生机的巨噬细胞正在吞噬凋亡细胞,形象地代表了人体内广泛存在的胞葬作用。这项研究中,我国学者揭示了ALDH2促进巨噬细胞胞葬,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非酶作用机制。在我国,携带ALDH2基因变异者占总人口数的30%~50%。杂志同期还配发了专题评述文章,对该研究给予高度评价。
在巨噬细胞中,乙醛脱氢酶2(ALDH2)的rs变异是我国人群中最为常见的功能性基因变异位点。该位点变异后,ALDH2酶活性显著下降,带来一系列影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影响是对乙醛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导致携带者饮酒后容易“上脸”,因此也被通俗地称为“红脸基因”。
“红脸基因”
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
早期,大家对“红脸基因”的研究,主要围绕该基因影响饮酒和人体对酒精的耐受性,聚焦于各类与饮酒相关的疾病,例如酗酒、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后来,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该基因变异对食管癌、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酒精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脓*症等多个系统疾病均有影响。因而,围绕这一基因变异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升温”。我们团队近二十年一直致力于这一基因变异与急危重心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急诊医学领域的常见高危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是我国的重点防治病种,其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了探索ACS等急危重症精准防治方法,我们先后开展了多项临床、基础和转化研究。在系列研究中,团队探讨了该基因变异对ACS、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和心搏骤停等的影响,多项成果先后在ATVB和《动脉粥样硬化杂志》《欧洲心脏杂志》等发表。我们发现,该基因变异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具有“双刃剑”作用,可导致ACS发病风险和预后不良显著增加。随后,团队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或许可为该类疾病早期预防提供新思路。在最近发表的这项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骨髓移植等方法构建髓系细胞ALDH2特异性敲除小鼠。随后,利用高通量mRNA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等研究手段,我们进行了大量体内体外实验。研究发现ALDH2野生型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通过直接与Rac2蛋白结合,增强它的稳定性,进而增强巨噬细胞胞葬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然而,rs变异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则丧失了这一保护功能,促进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这个发现提示我们,“红脸基因”具有成为精准防治ACS新靶点的潜能,对于我国30%~50%携带该基因变异的人群意义重大。
胞葬作用受损
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破裂
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细胞外基质的减少以及炎症浸润的增加,可导致斑块在最薄弱的地方破裂,进而引发心肌梗死或中风。即使在临床中控制了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症反应,上述临床事件仍然会发生。因此,心血管领域研究者都在努力探寻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新方法。挽救斑块中受损的胞葬作用(即凋亡细胞的清除),可以降低斑块破裂风险,因此胞葬作用受到了研究者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