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合桂枝茯苓丸治脑动脉硬化案
周某,女,63岁,河间市胜利路居民。年5月10日初诊。患者体形肥胖。主诉眩晕两个月,伴胸闷、心悸、失眠、胃胀,爱激动,爱思虑,遇事敏感多疑。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常年口服丹参滴丸,近来因头晕而静脉点滴红花注射液7天,感觉效果不佳。医院CT检查无异常,血流变报告:高血黏证。颈颅多普勒检查有脑血管痉挛。颈椎X光片检查正常。最后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处方:陈皮20g,半夏20g,茯苓20g,枳壳20g,竹茹15g,甘草6g。7剂,水煎服。二诊:患者心悸、失眠、胃胀有所好转,头晕依旧。看患者面色黯,舌下静脉粗紫。调整处方:陈皮20g,半夏20g,茯苓20g,枳壳20g,竹茹15g,桂枝10g,丹皮10g,赤芍30g,桃仁15g,甘草6g。7剂,水煎服。三诊:眩晕大轻,前方续服14剂,自觉症状消失。临证心得:本例患者体形肥胖,眩晕,胃胀,失眠,爱激动和思虑。笔者最初辨为半夏体质,给予温胆汤治疗,但效果不好。后来发现患者面色黯,舌下静脉粗紫,又结合患者西医高血黏证、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的诊断,于是在前方基础上加用了桂枝茯苓丸,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结果疗效尚佳。本案给笔者的体会是:临证中辨别体质和方证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视辨病的治疗。*师“方—病—人”三角的辨证需要综合运用,巧妙舍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整体考虑,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重视基本矛盾,若此,或可提高临床疗效。推荐阅读:
学好中医医案的必要性
误治医案二则
龙蚝理痰汤
《伤寒》、《金匮》方在男科病的应用
治小便遗精白浊方
阳事不举并不都是虚
不寐、滑精案
一知半解中医医理误人不浅--早泄案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经方实践得失录》
作者:何运强;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旨在推广经方,喜欢何主任的书欢迎购买正版图书,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