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作者简介
范媛媛
医院
医学博士,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主要从事心内科的危重症管理。
先后参与国家课题“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短期大气污染物暴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影响”以及“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子课题—高原环境对短居人群生理指标的影响”等研究。
参与编著《稳定性冠心病的规范化防治》一书。以第一作者完成SCI及核心期刊多篇。专业方向: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脏危重症。
徐玲
医院
医学博士,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脏康复和心血管代谢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曾参与国自然(青年项目);已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篇。
刘丹
医院
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目前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血管代谢疾病诊疗及运动心脏康复等临床与科研工作,目前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与未来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积越大、性质越不稳定,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闭塞的可能性就越大。薄纤维帽和大的坏死核心是易破裂斑块的特征,而坏死核心较小或已钙化的斑块则相对稳定。但是既往研究表明,钙化斑块的密度不同可能与不同的心血管风险相关,低密度钙并不预示与高密度钙相同的低风险状态。这一结果提示可能需要采用更细致的方法进一步细化密度范围以预测不同斑块对应的风险预后。
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斑块脂质减少和钙化的增加相关。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稳定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近期JAMA发表的PARADIGM研究,通过冠脉CTA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度及钙化程度,随访他汀治疗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之间的关系。
PARADIGM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观察性队列研究,自年至年入组来自7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疑似或已知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记录所有患者在基线和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并通过冠脉CTA检查对冠脉斑块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纵向评估。
该研究评估了例患者中个冠状动脉病变的图像,将斑块成分按照CT密度值分成6种:低衰减斑块(-30~75HU)、纤维脂肪斑块(76~HU)、纤维斑块(~HU)、低密度钙化斑块(~HU)、高密度钙化斑块(~HU)和1K斑块(HU),并对接受或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各种类型的斑块体积进展进行了分析(图1)。
图1根据基线斑块体积和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对不同成分斑块的变化分析
他汀治疗2年及以上的患者,其低衰减斑块和纤维脂肪斑块明显减少;高密度钙化斑块和1K斑块明显增多。应用他汀治疗的患者其冠状动脉斑块的钙化密度更高。基线斑块体积和钙化密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冠状动脉钙化密度越高,斑块进展越少(图2)。
图2根据是否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总钙化、低密度钙化和高密度钙化斑块的体积变化
图3是否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冠状动脉斑块随时间演变的示例
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