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情况下需要看血管外科医生 [复制链接]

1#

血管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除了毛发、指甲、角膜等以外,人体的血管遍布全身。因此,血管外科涵盖的范围很广。血管对于人体非常重要,在生活中,只要出现以下这9种症状,就应该及时去血管外科就诊,排查是否存在血管疾病。

一、下肢凉、麻、痛

下肢麻木不适、皮肤发凉以及肢体活动后疼痛(间歇性跛行),可能提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导致下肢组织缺血缺氧,如不及时治疗,病情恶化后可能需要截肢。

下肢缺血导致的间歇性跛行

二、下肢肿胀/下肢静脉血栓

常见于晨起后减轻但下午却加重的下肢肿胀,或各种突发性的下肢红肿,伴有小腿部肿痛,可能提示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的危害主要包括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是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可能脱落,顺着血流最终到达肺动脉,引起肺栓塞,严重者导致猝死。远期并发症是血栓后遗症,引起下肢皮肤发黑,溃疡,严重者导致截肢。

下肢静脉血栓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肺栓塞的危害

三、下肢或足趾破溃

患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老人,因为意外受伤出现肢体或足趾破溃,经过1-2周仍无法愈合,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SO)/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或糖尿病足的表现。其中糖尿病足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四、脉搏减弱、消失

健康人可在腕部或脚面触及明显的动脉搏动,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由于动脉狭窄或堵塞。一般来说,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狭窄或堵塞的几率大一点,中老年人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高危因素时需要做好自我检查,提早发现问题。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测双上肢的血压,如果收缩压相差较大(20mmHg),提示可能存在上肢动脉病变。

五、搏动性肿物

如果在颈部、肢体或腹部摸到搏动性肿物,且搏动频率与心跳相近,可能存在动脉瘤,需及时诊断和治疗,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腹主动脉瘤破裂是危害健康沉默的杀手

六、颈动脉斑块、其他血管斑块

体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有血管斑块时要及时治疗,如果斑块脱落可能会造成器官梗塞。特别是颈动脉斑块需要注意,因为斑块脱落引起颅内动脉栓塞,导致脑卒中。

七、下肢静脉曲张

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因下肢静脉曲张,腿上的血管像蚯蚓般迂曲突起,夏天穿短裤时露出一截腿来,实在不好看。其实,“蚯蚓腿”不好看是一回事,不少患者还伴有酸胀、沉重、易疲倦感,但很多人往往不当回事,别发展到出现皮肤瘙痒、湿疹、色素沉着甚至溃疡才就诊,延误了治疗。其实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大约在15%-25%,约有25%的女性和18%的男性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约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以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