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准检查 https://m.39.net/disease/a_5796519.html本文转自:健康咨询报
随着颈动脉B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被检出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很高据美国的统计数据,在40岁以上接受超声检查的人群中,62%的人有颈动脉斑块;日本对46~74岁的健康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显示,75.1%的人有颈动脉斑块;我国对名中老年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60.3%。
可以看出,颈动脉斑块是多数中老年人都会罹患的疾病。既然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人在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表现罢了,不必过于紧张。
虽然,颈动脉斑块与心脑血管事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只有那些不稳定斑块,也叫高风险斑块才与脑卒中相关,绝大多数人的颈动脉斑块都属于稳定安全型的。
颈动脉斑块治疗有三种方式临床实践中,医生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几类:
轻中度狭窄:狭窄<50%;颈动脉狭窄:狭窄≥50%,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但狭窄不到70%,还可以维持基本血供;
重度狭窄:狭窄≥70%,不少患者会出现头晕、一过性的脑缺血缺氧致软瘫等。
根据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
狭窄小于70%的一般药物治疗即可,大于等于70%的、特别是有症状或者发生过脑梗的,除了药物治疗外,可能还需要内科行支架植入或外科做内膜剥脱术。
因人而异的药物治疗
临床上,大部分人选择药物治疗即可。不过,药物治疗不是千人一方,而是非常精细和个体化的。
首先,颈动脉粥样硬化伴狭窄超过50%的,需要用他汀等降胆固醇的药物,以稳定或逆转斑块;同时辅以阿斯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防止斑块侵蚀或破裂后的血栓形成。
通常这类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较好;如果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有症状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要降到1.4毫摩尔/升以下。
而在人群中,颈动脉狭窄不超过50%的是最多见的,他们要不要治疗呢?
主要看斑块的稳定度——低回声、混合回声或中等回声斑块,提示斑块可能不稳定,有破裂的风险;高回声或强回声斑块,通常是比较稳定的。
一般来说,如果有不稳定斑块且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危险因素,则建议降胆固醇及抗血小板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在1.8毫摩尔/升左右比较理想。
如果是稳定斑块,又没什么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在2.6毫摩尔/升以下时,此时可以不急着用药,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及血生化,如果没有变化或进展,可以暂不用药。
总之,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不要太过紧张,只要及时请专科医生进行风险评估和规范治疗即可。
医院主任医师陈桢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