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判断斑块稳定不稳定靠这5种检查,第1 [复制链接]

1#

斑块是动脉硬化最典型的标志,尤其不稳定的斑块更危险,它纤维帽薄、脂质核心大,就像皮薄馅大的饺子,更易破裂,导致动脉阻塞,引发脑梗、心梗等疾病,因此早期发现不稳定斑块,规范治疗,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病非常重要。但怎么判断斑块是否稳定呢?靠以下5种检查。

1.超声

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血管超声等无创超声可发现斑块,根据斑块内部的回声特点,将斑块分为均匀低回声、中回声、高回声和不均质回声4种类型,均匀低回声为主的斑块就是不稳定斑块。

另外一种超声是直接将探头伸入血管内部去检查,叫血管内超声(IVUS),这是需要在导管室做的有创检查,多在冠脉造影术后做该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

2.CT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可以明确动脉狭窄程度,还可通过CT值来分辨斑块成分,如纤维、脂质、钙化等。双源CT目前仅能够区分斑块是否钙化,能谱CT可早期提示不稳定斑块。

3.核磁(MRI)

MRI可以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纤维帽、出血以及钙化成分等,进而判断斑块是否稳定。

4.近红外光谱(NIRS)

可用来探测冠状动脉脂质核心斑块,如下图中黄色代表是脂质核心,缺点在于无法显示管腔内结构,与血管内超声联合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OCT具有高达10um的高分辨率,可以准确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及斑块是否破裂。下图中两个相对的箭头所示为纤维帽,纤维帽较薄的斑块为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

以上5种检查都可以评估斑块是否稳定,最常用的还是便宜又无创的颈动脉超声。若体检发现颈动脉有不稳定斑块,且颈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同时合并冠心病、脑卒中,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3个以上危险因素,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