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硬化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粉丝经济时代传统食品如何突围华美脆蛋糕干脆傲娇卖萌7114 [复制链接]

1#

粉丝经济时代,传统食品如何突围?华美脆蛋糕“干脆”傲娇卖萌


  随着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巨头一个个轰然崩塌,而真正利用好互联的企业却混得风生水起。如何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冲突,如何基于移动互联完成营销战略规划,企业依然需要不断挖掘和满足客户需求。但是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如何 挖 则是各大品牌遇到的难题。


  社交络的蓬勃发展,品牌的积累与形成,已经无法离开社交络的衬托。毫无硬件经验的小米,依靠米粉的支持,剑指400亿美金估值;各种新出电影大片,依托社交络的扶持,不断刷新着电影票房;借助社会化媒体让众多品牌迎来了营销丰收年。华美作为传统食品企业,抓住 粉丝经济 作为切入点,真正聆听消费者的真实心声。


  华美推新品 脆蛋糕 ,借势双十一先声夺人


  作为食品行业翘楚,华美食品近年来通过铺设线下渠道、积极拓展电商渠道以及创新的营销手段,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今年中秋节期间,华美结合互联思维推出的 会说话的月饼 ,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引发一系列自主传播,对企业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产生了积极效应。


  继会说话的月饼之后,华美近日又推出一款名为 脆蛋糕 的零食,这款瞄准年轻人群的零食,在营销上玩起了 情怀 路线。结合产品 脆 的特点,脆蛋糕倡导年轻人 干脆 的生活态度,从消费者生活场景切入,比如给女友买买买要 干脆 ,双十一抢购要 干脆 ,将干脆的生活态度与产品结合,借此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双十一既是 光棍节 又是电商狂欢节,光棍节是由剩男剩女现象自然衍生而来的一个节日,电商狂欢则是电商企业共同营造起来的消费节,借势双十一展开营销能够在同一时期抓住两大人群。在双十一电商狂欢节期间,华美在微博上发布了两组以 干脆 为主题的漫画, 干脆买买买 , 光棍节,干脆掰 ,为产品树立了鲜明的个性。让本该悲伤的光棍们为之一笑的同时,也传播了脆蛋糕掰着吃的象征性动作。


  作为食品,干脆的态度自然不是产品的卖点,却是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记忆点。能够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让消费者一眼看到,为商品树立一个鲜明的记忆点非常重要。有句俗话叫赔钱卖吆喝,实际上赔钱的买卖没人做,商家卖的既是商品也是吆喝,而 吆喝 就是商品包装,以个性化话语增强消费者对品牌认知。


  光靠情怀还不够,还要学会 拥抱用户


  脆蛋糕属于零食,是年轻人群中所谓 吃货 的必备品,吃在中国是一种文化,而吃零食则是年轻吃货们的特有文化。零食在年轻人群中有着较大的市场,但多数零食都停留在食物本身的层面上,缺乏对品牌的包装,导致零食行业品牌集中化程度不高。


  若想俘获消费者的心,就要学会拥抱用户。脆蛋糕倡导 干脆 ,符合年轻人特别是90后人群自我、果断、雷厉风行的个性,将干脆的生活态度与食品品牌结合,抓住了年轻群体的消费心理。那么如何才能与这些年轻人打成一片呢?这就要用到小米所谓的 参与感 。把消费者当做朋友,进行朋友一般的对话和互动。


  华美在双十一后展开 干脆来挑刺 试吃活动,招募试吃员,只要吃货,处女座优先,强迫症最好,以络化的语言和图片,吸引了以学生和白领为主的脆蛋糕目标受众的关注,并以试吃活动形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销售环节中,提高用户的参与感,拥抱用户,让用户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态度和产品的温度。


  产品也会傲娇卖萌,人化形象暖人心


  在信息获取愈发容易的今天,品牌人格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信息从不同渠道纷至沓来冲淡了品牌的辨识度,同时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从原来点对面的形式转变为点对点的形式。在微博上每个品牌在用户看来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格载体。


  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之下,传播语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品牌形象变得更加拟人化,一改过去冷冰冰的单向推送消息的局面,以更为人性的姿态与用户进行交流互动。华美食品在这方面做得还算出色,在微博上华美自称 华美君 ,拟人化的称谓为品牌加了不少分,也因此积累了不少粉丝。


  另外具体到某个产品上,比如脆蛋糕,华美也对其进行了人格化的包装,比如在商品的展示页上,为脆蛋糕添加生动的人物表情,提升了品牌的亲和力。紧接着又推出了3种风格迥异的脆蛋糕拟人化形象,让粉丝挑选自己心目中的脆蛋糕形象个性,大玩粉丝经济。


  不管是情怀也好,产品人格化、粉丝经济也罢,最终都是为了赢得消费者的欢心,华美的做法对其他食品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