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记者陈曦通讯员吴*辉)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公共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然而其早期精准检测及相关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筛选尚无有效手段。
近日,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孔德领教授团队和丁丹教授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高亮度聚集诱导发光(AIE)纳米探针,可特异性结合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过表达的CD47分子上,从而精准、灵敏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此外,该新型纳米探针还可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快速筛选,助力心血管疾病筛查和药物开发。日前,该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材料学期刊《先进材料》上。
早期准确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结合尽早主动治疗,对降低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CT、核磁共振成像,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无创检测。然而,这些成像技术仅能识别晚期斑块,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先进的成像技术来检测早期斑块。”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论文第一作者王恺说。
据介绍,南开团队研究制备的新型纳米探针以两亲性共聚物为基质封装TPE-T-RCN分子,并在其表面进一步功能化抗CD47抗体,以特异性结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过表达的CD47分子。
“当含有该纳米探针的药物注射到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体内后,靶向纳米探针可以特异性聚集在粥样硬化的斑块区域,呈现出明显的高亮度。这样就实现了CT、核磁共振无法完成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王恺说。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行性疾病,在治疗与监控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检测。研究团队介绍,实验数据显示多次注射含有新型纳米荧光探针的药物不会对疾病进程造成影响。此外,以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阿托伐他汀和肝脏X受体激动剂GW为例,该荧光纳米颗粒还可实现优于核磁共振和CT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疗效的快速筛查,有利于加快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发进度。
“我们也对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抗CD47纳米探针能够准确靶向人颈动脉斑块。展现了临床检测分析的应用前景。”王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