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ks/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并导致管腔闭塞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最常见的病因。过去的病理学及造影研究显示,斑块更常倾向于分布在冠脉的近端。这提示我们,冠脉病变也是具有“地理偏好性的”。在地理学中,学者通过地貌图描绘地貌的外部形态特征、成因、发育程度及其相互关系。在冠脉影像学领域,我们是否也能够如法炮制呢?
作者:高雅楠刘巍首都医科医院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目前冠脉影像学领域成像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可以在体内对斑块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近日,JACCCardiovascularImaging上最新一项研究使用OCT对三根心外膜冠状动脉(RCA,LAD,LCX)进行回撤成像,分析斑块类型和分布情况,由此描绘出了“冠脉病变地貌图”。
导语:
1.OCT下的冠状动脉斑块分为哪四种类型?
2.这四种冠状动脉斑块在LAD、LCX、RCA的不同节段中分布有何特点?
3.ACS患者中易损斑块(TCFA)的形态及分布特点
4.斑块易损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
5.冠脉病变地貌图的可能理论基础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三根血管行OCT检查建立数据库,分析冠脉斑块的表型及分布特点。
研究设计
医院OCT注册研究(NCT)中入选对三根主要心外膜冠状动脉行OCT检查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在名患者中,名患者因既往有支架植入史、9名患者因缺少介入干预前OCT影像被排除,最终纳入名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在PCI介入干预前进行了OCT检查,使用的OCT系统包括频域OCT(C7/C8,St.JudeMedical)和时域OCT(M2/M3,LightLabImagingInc.)。
三根主要心外膜冠脉以30mm为间隔,由开口至远端分为近段、中段和远段。进行OCT检查时,每帧OCT图像间隔1mm;对每帧OCT图像进行分析时,当管壁失去正常的三层结构则定义为斑块形成,最小管腔面积(MLA)<3.5mm定义为狭窄病变。根据OCT图像特征将斑块分为三大类:纤维斑块(FP)、钙化斑块(FCP)、动脉粥样硬化斑块(FA)。其中,FA以纤维帽厚度80um为界值,又可以细分为厚纤维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hCFA)和薄纤维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CFA)。当同一帧图像中出现多种类型斑块时,以易损性更高(FP<FCP<ThCFA<TCFA)的斑块类型为主要斑块类型。面积狭窄百分比(%AS)=(平均参考管腔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平均参考管腔面积*。脂质指数定义为脂质斑块平均弧度*脂质斑块长度。斑块微结构包括巨噬细胞、微血管、胆固醇结晶和斑块破裂。
▲冠脉斑块地图描绘示例
研究结果
1.斑块类型及血管分布
在进行OCT检查的根冠状动脉中共检测到枚斑块,其中(21.2%)枚斑块接受了PCI治疗。三根血管的罪犯病变分布无显著差异(RCA17.4%,LAD27.2%,LCx18.5%;RCAvs.LAD:p=0.;RCAvs.LCx:p=1.;LADvs.LCx:p=0.)。在枚斑块中,ThCFAs最为常见(40.8%),其次依次为FPs(27.0%)、TCFAs(18.9%)和FCPs(13.3%)。最为易损的TCFAs在RCA、LAD、LCx的发生率不同,但并无统计学差异(RCAvs.LAD:p=0.;RCAvs.LCx:p=1.;LADvs.LCx:p=1.)。在总计帧图像中,TCFA的总体发生率为6.4%,在血管分布方面同样无统计学差异(RCA6.7%,LAD7.0%,LCx5.3%;RCAvs.LAD:p=1.,RCAvs.LCx:p=1.,LADvs.LCx:p=0.)。
▲不同类型的斑块分布情况
2.斑块的径向分布
RCA的斑块分布相对均匀,近端聚集现象相对不明显,四种类型的斑块分布均表现出这一模式,且90%的TCFAs位于RCA近端74mm以内的节段内;LAD则与之不同,整体斑块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近端聚集现象,且FCP、ThCFA、TCFA的近端聚集现象较FP更为明显,90%的TCFAs位于LAD近端42mm以内的节段内;LCx则同RCA相似,除TCFA外,其他类型的斑块均呈相对均匀弥漫的分布,90%的TCFAs位于LCX近端40mm以内的节段内。整体而言,无论在哪根冠脉,FPs的分布都相对均匀。
▲不同类型斑块的径向分布情况
各种类型的斑块在三根冠脉上的分布无性别差异。无论是否为罪犯病变,都可以看到斑块近端聚集现象;但在LAD中,TCFA的近端聚集现象在罪犯病变中更为明显:相比罪犯病变处无TCFA的患者,罪犯病变处有TCFA的患者其非罪犯病变处TCFA的发生率也更高。
3.ACS患者的TCFA分布
在发生ACS的患者中,斑块破裂、斑块侵蚀、钙化结节的发生率依次为58.3%、31.3%、10.4%,其中斑块侵蚀在LAD更为常见,且表现出明显的近端聚集现象。相比非ACS患者,ACS患者的MLA及参考管腔面积更小,TCFA也更为常见,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ACS和非ACS患者整体斑块分布趋势相似,但TCFA分布则略有不同;在ACS患者中,TCFAs在RCA近端和远端分别有两个分布高峰,LAD和LCx则仅有近段一个分布高峰;非ACS患者TCFA分布则较为均匀,无明显的聚集现象。
▲TCFA在ACS与非ACS患者中的径向分布情况
4.纤维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和脂质负荷在冠脉不同节段的分布情况
在进行斑块水平的分析时,LAD和LCx由近及远被分为三个节段(S1:0–20mm,S2:21–40mm,S3:41–mm),RCA则被分为四个节段(S1:0–20mm,S2:21–40mm,S3:41–60mm,S4:61–mm)。分析发现,RCA和LCxS2段的纤维帽更薄,脂质指数更高;LAD则是S1段纤维帽厚度更薄,脂质指数更高。
5.斑块微结构在不同冠脉节段的分布情况
在RCA中,S2段斑块破裂的发生率高于S4段,但巨噬细胞、微通道、胆固醇结晶等微结构并未在某一阶段表现出聚集现象;在LAD中,微通道和斑块破裂在S1和S2段的发生率高于S3段;斑块微结构在LCx全程的分布则未见到聚集现象。
6.斑块易损性和狭窄程度
根据%AS进行分组:T1%AS52.4%,T2%AS52.4%–70.6%,T3%AS70.6%。T3组TCFA发生率高于T1和T2组,且T3组巨噬细胞、微血管、胆固醇结晶、斑块破裂也更常见,但ThCFA在各组间无差别。
▲斑块特征与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
TCFA在冠脉分布上表现出近端聚集现象,在ACS患者的LAD中尤为明显;与之不同的是,纤维斑块则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冠脉全程。
讨论及点评
斑块为什么喜欢在血管近端聚集的病因目前仍未可知。我们都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那些具有易损特征的斑块,通常起源于某些特定位置,如分叉处、转弯处,这些地方血液流动更容易受到干扰[1,2]。
既往研究也确实证实内皮剪切力会对斑块进展产生影响:左冠状动脉近端内皮剪切力往往低于远端[3-6]。动物模型研究显示,较低的内皮剪切力会增加基质降解蛋白酶的表达,促进TCFA形成[7];一项OCT研究也显示,TCFA更常见于低内皮剪切力处[8]。
相比RCA和LCx,LAD拥有数量众多的对角支和间隔支,近端更容易形成非层流的血液流动模式。因此,在这种血流相对紊乱的环境中,普通斑块更易进展为TCFA,这可能也是TCFA表现出近端聚集的原因之一;而TCFA在RCA表现出两个聚集高峰则可能与RCA自身的解剖学特征相关。另一方面,TCFA在冠脉分布上表现出局部聚集现象,纤维斑块则分布相对均匀,这可能也说明了内皮剪切力的变化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TCFA的常见分布位置
参考文献:
[1]VanderLaanPA,ReardonCA,GetzGS.Sitespecificityofatherosclerosis:site-selectiveresponsestoatheroscleroticmodulators.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24:12-22.
[2]ChatzizisisYS,CoskunAU,JonasM,EdelmanER,FeldmanCL,StonePH.Roleofendothelialshearstressinthenaturalhistoryofcoronaryatherosclerosisandvascularremodeling:molecular,cellular,andvascularbehavior.JAmCollCardiol;49:-93.
[3]StonePH,CoskunAU,KinlaySetal.Effectofendothelialshearstressontheprogressionofcoronaryarterydisease,vascularremodeling,andin-stentrestenosisinhumans:invivo6-monthfollow-upstudy.Circulation;:-44.
[4]StonePH,CoskunAU,KinlaySetal.Regionsoflowendothelialshearstressarethesiteswherecoronaryplaqueprogressesandvascularremodellingoccursinhumans:aninvivoserialstudy.EurHeartJ;28:-10.
[5]SamadyH,EshtehardiP,McDanielMCetal.Coronaryarterywallshearstressisassociatedwithprogressionandtransformationofatheroscleroticplaqueandarterialremodelingin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Circulation;:-88.
[6]StonePH,SaitoS,TakahashiSetal.Predictionofprogressionofcoronaryarterydiseaseandclin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