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中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273.html全文摘要
国内的外周介入市场拥有极大的增长潜力。但外周介入包含众多细分赛道,临床上未被满足的需求多。近日,动脉网获悉新兴医疗科技公司“健适医疗”连续获批两款外周介入创新产品,因此深度访谈行业内人士、医生专家、及健适医疗,形成本文核心观点:企业不仅需要开发独特的创新产品,也要做平台化产品布局,同时还需合力培育市场、开展医患教育,让更多的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全文将近字,阅读约需10分钟。
从上市企业的最新年报看,年,外周介入领域开始放量,相关企业开始迎来收获期。
数据显示,相关上市企业年在外周介入领域营收大幅增长,如归创通桥营收万元,同比增长.5%;心脉医疗营收万元,同比增长.15%;惠泰医疗营收1.19亿元,同比增长80.95%;先瑞达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56.6%;先健科技营收5.48亿元,同比增长33.4%。
上述5家企业的平均增幅为.12%,远超市场预期。而这样一个增速极快的蓝海市场,自然有众多创新企业入局,如健适医疗、茵络医疗、科塞尔医疗等。
另一方面,外周介入市场开始大规模放量,必然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那么,各企业如今是如何看待外周介入赛道的?对其中的机遇和风险又是如何考虑的?
多细分赛道,平台化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外周介入相关疾病的患者数量众多,其中下肢动脉患者约万人、静脉曲张患者约1亿人。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影响生活质量的外周血管疾病,大量患者的治疗意愿大幅提升。
同时,随着诸多国产企业加大市场推广,国家加强*策支持,我国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血管外科医生从年的近人已增长至如今的超万人,拥医院也由年的约家增长至目前的一千家,且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
受上述因素影响,外周介入市场拥有极大的增长潜力。有研究机构预测:我国外周介入市场未来将以15%-20%的速度持续增长。
不过,与其他血管介入领域不同,外周介入包含众多细分赛道,产品组合十分丰富。例如,外周介入领域覆盖主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静脉系统等多段血管的疾病,涉及药物球囊、PTA球囊、支架、血栓抽吸导管、血管内冲击波导管、旋磨装置、射频消融系统、外周导丝等诸多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外周介入领域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心脏介入领域通过单品实现百万手术量不同,外周介入领域由于疾病特点和病变血管的特殊性,适用于某一单品的手术量有限,而单品市场也很难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是外周介入的产品创新空间非常广阔。以下肢动脉为例,目前的主要治疗产品为裸球囊、裸支架、DCB药物涂层球囊等,但由于疾病复杂,其临床效果有限或适应症受限。因此,临床急需更多的解决方案,如针对血管钙化处理的技术、血栓管理产品、针对膝下动脉疾病的治疗方案、更清晰便捷的腔内影像设备等。对于这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外周介入企业需加强研发,而率先研发出高品质相关器械的国内创新企业将拥有显著先发优势。
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外周介入领域进入门槛较高,不仅需要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还需要平台式产品组合,否则难以实现规模化。
总的来看,外周介入领域的关键词为“蓝海市场、细分赛道多、独特的创新产品、准入门槛高”,而相关企业绕不开的词语是“平台化布局、丰富的产品组合、规模化”。
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国产企业需合力“做大蛋糕”
尽管归创通桥、先瑞达等企业的外周介入业务营收在年实现大幅增长,但是我国外周介入领域仍处于发展早期,其中大部分市场被外资品牌占据。
幸运的是,外周介入领域国产企业已进入产品补齐阶段,各企业创新产品已陆续获批或即将获批;已启动商业化或计划于年开启商业化。
例如,新兴医疗科技企业健适医疗从年布局外周介入领域,在两年内就实现了多方面突破:自主研发的ChocolateTouch药涂巧克力球囊已获国家器审中心批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其与ShockwaveMedical合作,将“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简称IVL)引入中国;并与美国顶尖血管介入企业Penumbra合作,引进Indigo血栓抽吸导管。
其中,健适医疗在引进IVL、血栓抽吸等技术时,在加快商业化的同时,已同步把这些全球创新医疗技术转移至中国,加快实现国产化。
如今,经过两年积累,健适医疗已打造出丰富的外周介入产品组合,且其血管内冲击波导管、外周血栓抽吸导管已于近期获批,药涂巧克力球囊、全系列外周球囊、外周导丝等产品即将陆续上市,开启商业化进程。
目前看,我国外周介入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一方面,伴随着国产创新企业的大力市场推广,外周介入手术量大幅提升,国产替代趋势逐步显现。另一方面,我国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众多,但手术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抽吸手术量预计到年仅有约14.27万例。
其中,针对国内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建龙教授倡导了四种理念:一是超前诊断、二是有效抗凝、三是血栓清除、四是病因解除。
刘建龙教授表示:“在美国,患者从血栓发病到诊断确认,平均需要4天时间。在中国,从发病到确诊则平均需要9天。虽然仅有5天的差距,但是对于患者而言,这5天可能出现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致使死亡;还可能出现血栓机化,增加医生治疗的困难。因此,我们希望推广‘超前诊断’理念,提前发现深静脉血栓患者,及时介入治疗,以避免致死性疾病肺栓塞的发生。”
“目前,临床上认为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抑制深静脉血栓的进展、肺栓塞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有效地抗凝治疗可以减少50%的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因此,我们倡导‘有效抗凝’理念,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但是,抗凝疗法不能消除血栓,而持续存在的血栓危害极大。例如,深静脉血栓早期,可能引发致死性疾病肺栓塞,中期可能出现慢性深静脉血栓综合征表现,后期引发肺栓塞的概率大大提升。因此,我们倡导在实现早期诊断后,医生应当及时清除血栓。”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在深静脉血栓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倡导血栓清除后实施病因解除,对髂静脉狭窄采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方法进行治疗,从而减少血栓复发、提高中远期通畅率、减少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
可以看到,若基于上述理念治疗疾病,则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幅提升。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医院、医生、企业三方合作,共同发力。具体来说,医院需要加强建设血管外科,培训更多医生;医生则需要在早期诊断出患者,及时清除血栓;企业则借助量产化优势以更合适的价格推广产品,让患者用得起、用的上这些创新器械。
如此一来,不仅外周介入手术将迅速提高渗透率,更多外周血管疾病患者也将及时得到治疗。
事实上,对于刘建龙教授倡导的四大理念,企业端也十分认同。业内人士认为:外周介入领域国内企业应该更多